第一百九十五章 社死,刮骨疗伤(第3/4页)

一人坐在外面。

“今日有死而已!”

长安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这里,等着看一家四姓狠抽皇帝的脸。

——尽忠职守的臣子被权贵打压,皇帝如何看?

淳于氏闭门不出,皇帝遣人来劝,罗才只说有罪。

他有罪,那么淳于氏呢?

他在外面坐了一日,太子妃淳于燕骄却坐不住了,令人回家传话。

——宫中都在说淳于氏要篡位了!

淳于氏派出了管事,发誓此事和淳于氏无关。

黄坪念完了。

卫王:“好一个罗才!”

杨玄晚两日从赵三福的来信中接到了这个消息。

“有人想来镀金,呵呵!”他笑的轻蔑。

“罗才也算是知人善用。”曹颖颇为感慨的道:“当年罗才在地方为官,有豪族吞并田地,地方官吏收了好处为其遮掩。直至有百姓在逃亡前去了县廨外嚎哭,罗才这才知晓了此事。”

“随后就是大案,县中官吏几乎无人幸免。有人求情,罗才铁面,把求情之人也拿下。”

这……

这样的人竟然没倒在宦途中?这不科学啊!

杨玄纳闷,“没人弄他?”

“有。”曹颖笑道:“有人在吏部使劲,吏部便准备出手把罗才赶到南疆去,先帝知晓了此事,一巴掌拍下了十余人,随后把罗才召回长安问话。”

“先帝问罗才,你把县里的官吏一扫而空,无人办事。为何不留下些只是小错之人?”

“罗才说:‘小错留着,这便是在告诉天下人,犯错违律不打紧,只要朝中用得着我,便可安然无恙。陛下,这是在鼓舞官吏去犯错。’”

“陛下当时感慨,说罗才虽尖锐了些,不过磨砺一番后,可为吏部尚书。罗才这才一路平安。后来武皇时被提拔为吏部尚书至今。”

原来罗才还有这等愣头青的时候……杨玄不禁想起了那个和蔼的老人,“大唐以后还得要来一次刮骨疗伤。”

杨玄说道:“我看史书时发现了一个问题,越是民不聊生,官吏就越是肆无忌惮的贪婪。我琢磨了许久……却琢磨不出其中的道理。后来我看到屋檐下的小窝,看着雨水滴落在里面,这才醒悟……”

他缓缓说道:“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吏治糜烂也是如此,况且吏治糜烂往往会与王朝的衰亡同步……开国时清廉,渐渐变质。最后糜烂。而王朝亦是如此,刚开始强盛,随后盛极而衰,最后覆灭,和吏治同步。”

……

杨玄和曹颖在讨论吏治和王朝兴衰的关系,岳老二在守着自家的布摊子。

随着太平城中越来越繁华,商人越来越多,岳老二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妻子整日在家忙碌不停,把岳三书彻底的甩给了他。

岳三书就坐在后面,被手推车挡着,看着很是愚钝的一个小孩子。若是仔细看看,和岳二的表情差不多一个模子出来的。

两个男子走了过来。

岳二看了一眼,依旧木讷的没说话。

为首的男子拿起布匹仔细看了看,问道:“这布什么价钱?”

双方讨价还价一阵子,男子指着侧面在建造的商铺,问道:“多久能修好?”

“大概还得一两月吧。”

“啧啧!真想租一间。”男子挠挠头,“就怕价钱太高。”

身边的男子说道:“上次有人说了,若做的是太平当下没有的生意,租金可减免不少呢!兄长,咱们要不看看?”

男子叹息,“得好好想想。对了老丈,这用的是什么木料?若是不够坚实,咱们的生意可不敢做。”

“兄长。”身边的男子摇摇头,暗示他不要泄密。

商场如沙场啊!

岳二回身看了店铺一眼,“是好木料。”

男子再问,“可知晓是什么木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