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5/6页)

她一双含情目似喜非喜,情意绵绵地凝视着皇帝。

皇帝:“……”

右手很稳地又舀了一勺药膳,他心里冷笑:他当然想着她,就跟她时时“想着”他一样。

有了第一口,第二口,后头就有第三口,第四口……

不过是一盏茶功夫,这一碗药膳全都进了皇后的肚子里。

柳皇后脸色发白,哪怕她极力克制,身子还是免不了在抖。

但她那张柔美的脸庞还是在笑,深情脉脉。

“莲儿。”皇帝一片柔情地唤道,捏着帕子亲自给皇后拭了拭嘴角。

寝宫内,看似温情脉脉,实则暗潮汹涌。

梁铮早就退到了角落里,默默地看着他们,在皇帝看不到的角度,淡淡地扯了下嘴角。

旁边一个面容清秀的小内侍小声问道:“干爹,要不要儿子去传口谕?”

“什么口谕?”梁铮随手将一道折子交给了那小内侍,在笑,只是不及眼底。

接过折子的小内侍一愣。

梁铮意味深长地拍了拍小内侍的肩膀:“山海,皇上病了,这人呐,在病迷糊的时候,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连自己都不知道。”

“咱们这些君前伺候的人可不能‘犯糊涂’,要体察君心。”

名唤山海的小内侍一脸机灵地直点头:“谢干爹指点。”

梁铮看了看殿内一角的西洋钟,指针已经指向了正中。

梁铮不慌不忙地整了整衣袖,抚平了衣袍上的褶皱,又恢复成了一丝不苟的样子,淡声吩咐道:“传皇上口谕,今天开朝。”

自打皇帝病了以后,已经休朝半月之久了。

下半夜的京城不太平静,一队队人马从宫里飞驰而出,前往各府传口谕,到最后一批人接到口谕都快五更天了。

眼看着就要天亮了,文武百官也都不再睡了,赶着卯时进宫。

三下响亮的净鞭声后。

皇帝没有出现,出现在金銮殿上的人是皇帝的大太监梁铮。

银白的拂尘随着梁铮的步履微微摇晃,梁铮立在了空空如也的金銮宝座边,用那尖细的嗓音拖着慢调子道:“传皇上口谕,皇上近来龙体抱恙,精神不济,但朝堂不能停摆……特命卫国公世子监国。”

短短一句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堂上下一片哗然。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望向了同一个方向。

一袭大红蟒袍的顾非池从队列中大步迈出,对着金銮宝座的方向随意地揖了揖手:“臣……遵旨。”

他甚至没俯首躬身,只这么轻慢地拱了拱手。

挺拔的青年如山峦般屹立殿堂,相比周围那些鼓噪骚动的朝臣,有种岳峙渊渟般的气势。

甚至有朝臣暗暗地捏了一下自己的大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谁都知道皇帝对顾非池既忌惮且怨恨,皇帝没道理让顾非池监国啊,尤其还有大皇子在。

尤其是锦衣卫指挥使龚磊更是不敢置信,昨天他也是在场的,亲耳听到皇帝明明是让大皇子监国的。

顾非池转过了身,面朝向满朝文武,下一刻,便有一个中年内侍捧着一道折子过来了。

顾非池道:“念。”

中年内侍便打开折子念了起来:“今有状奏卫国公世子贪庸骄纵,自恃功高……”

满堂寂静。

只剩下那中年内侍尖细的声音,直念到了“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傅松庭”。

于是,所有的目光又不约而同地望向了文臣队列中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子。

被点名的傅松庭脸色发青,身子绷得紧紧的。

这道折子就是他弹劾顾非池僭越,插手幽州和并州军政,虽没明言,却剑指顾非池有不臣之心。

顾非池的目光轻飘飘地朝队列中的傅松庭扫了过去,抚掌道:“傅大人写得不错。”

“下次不用写了。”

他的声音清冷似冰霜,声音不重,却令人觉得仿佛天际一声轰雷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