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猫猫对人类幼崽充满了好奇!关于美食纪录片的计划!(第3/4页)

公司积累了那么多视频稿件,回头修一下片头片尾就可以在电视台播放。

没多久,骆嘉耀开车来到了辉煌大厦楼下。

林旭和陈燕下楼迎接,然后在办公室聊了起来。

今天周末,公司没人上班,打杂跑腿的活儿就落在了两位总经理的身上。

陈媛媛泡了壶茶,窦雯静去厨房拍摄区拿了几个小碟子,洗干净后将林旭带来的点心摆上去。

至于曾晓琪,则是准备了不少资料,打算跟骆嘉耀好好聊聊。

这是她的专业,也是这次谈合作的核心人物。

骆嘉耀来到楼上,陈燕特意带他去美食拍摄区转了转,让他见识一下欢乐传媒做美食节目的专业性。

“嚯,这么大的厨房啊,你们做节目真够舍本的啊。”

虽然这种阵仗央视也能轻松做到,但肯定是一屋子的广告LOGO,什么油烟机、铁锅、灶台、整体厨房等等。

都是过去做电视节目的老套路。

自己出资建厨房的,说实话还真不多见。

看了一圈,骆嘉耀坐下来,开始跟曾晓琪聊具体的合作项目。

林旭没有参与,坐在一旁的沙发上专心致志玩着手机上的游戏。

对他来说,当个出镜的厨师没问题,但要是讨论做节目的具体流程,就有些超纲了。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比较好。

更何况曾晓琪在电视台混了好几年,对体制内的套路比较清楚。

正玩着呢,林旭突然想起了做甑糕的事情,便给车仔发了条消息:

“找个大盆,浸泡二十斤长糯米,水要多点,再泡五斤红芸豆,明天我做一样陕西人喜欢吃的甜品小吃。”

甑糕的配料很简单,长糯米配上红枣和蜜枣就行,林旭加红芸豆,主要是起个丰富口感的作用。

糯米分为两种,圆糯米和长糯米,相对来说长糯米更黏,吃起来也更美味,而圆糯米,更适合用来二次加工,比如年糕、糍粑什么的。

甑糕的做法并不难,先把这些食材泡透,再分别蒸一下,最后合在一起,盖上荷叶重新蒸制就行了。

做这道美食,需要用到一种古老炊具——甑。

甑的外形像缸,底部有密集的小孔,已经流传了数千年。

从石器时代出土的陶甑,到商周时代的铜甑,再到唐宋时期的铁甑,虽然材质在发生变化,但甑的形式和外形,却一直流传着。

直到现代社会,这种古老的炊具依然还在陕西各地发光发热。

用甑做出来的米糕更香,口感更好。

宋代大诗人陆游,就曾经在《秋花歌》中写出了“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的诗句。

诗中的“大甑炊玉”,指的就是用甑来蒸米饭。

“老弟在看啥呢?”

陈媛媛旁听了一会儿,觉得曾晓琪聊的越来越专业,便没再旁听,而是在沙发上坐下来,小声跟林旭聊着。

“我准备做点甑糕,在考虑要不要买个甑。”

这玩意儿现在还真能买到,不过就是铁皮的,比较薄,效果大概跟蒸锅差不多,但几十斤糯米,一般的蒸锅可蒸不下。

甑糕?

陈媛媛还没说话,旁边的窦雯静就来了兴趣:

“老板你要做jīng糕吗?多做点啊,这是我最喜欢的美食,这次我爸妈来京城带的jīng糕被陈总和舒宝宝抢着吃了……”

当时窦雯静的父母刚过来就赶上了林记的年夜饭,便拿出了带来的美食,然后被喜欢吃甜食的陈燕和舒云吃了大半。

陈媛媛好奇的问道:

“jīng糕?那个字不是念zēng吗?是我小时候学错了?”

窦雯静说道:

“是我们的口音问题,陕西口音浊化,所以zēng糕就成了jīng糕,还有的地方读jīn糕……反正不管怎么读,我这会儿好馋,啥时候能吃上啊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