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葫芦就是福禄,谐音梗不犯规的菜品——八宝葫芦鸭!(第4/5页)

这样鸭子才不撒不漏,而且这样系一下,鸭子的屁股部位,才有葫芦底座的造型。

要是不系,甚至不去鸭骚,做出来是两头尖,根本不能称为葫芦。

系好后,将鸭腿和鸭翅根全都翻到里面,整理好,把鸭子翻到正面。

这会儿整只鸭子就成了一条软趴趴的布袋。

翅根和鸭腿的地方只有一个小小的凹陷,完全看不出之前有长长的鸭腿和鸭翅。

翻过来后,开始往里面装炒好的馅料。

这一步,被称为酿。

所谓的酿,就是把馅料完全包进去,从外观看不到馅。

林旭用小勺子把馅料一勺勺盛进去,不能装太慢,大概七分满就行,馅料太多会把鸭皮撑爆的。

馅料填好,把鸭头连带着鸭皮塞到鸭子的腹腔中,让鸭皮把鸭头包裹起来,只留鸭嘴在外面。

接着系上绳子。

这么操作之后,鸭头看起来就跟葫芦的蒂一样。

最后在鸭翅下面一点的位置再系上蒲草,整个鸭子就变成了一只软趴趴的葫芦。

这会儿葫芦的造型还不太突出,得把鸭皮烫一下,让鸭子鼓起来,那样就接近葫芦的造型了。

谢保民看到这里,忍不住提醒道:

“烫鸭子可有讲究啊师弟,不能直接往锅里放,不然鸭皮被沸水一冲,会爆开的。”

林旭点头说道:

“我知道的师兄,需要放在盘子里用热水淋。”

说着,他烧上一锅水,快开的时候,把做好的葫芦鸭小心摆到一个长条形的盘子里,一手托着,另一直手用勺子舀起锅里的热水淋在鸭皮上。

这么烫一下,鸭子明显鼓了起来。

继续淋,很快鸭子就变得圆鼓鼓的。

用牙签在鼓起的地方扎几下,放掉里面的多余的热气,继续淋,一直把鸭皮淋到表面光洁为止。

这时候,把鸭子换一个盘子,用厨房纸擦掉表面水分,抹上一层麦芽糖水。

接下来是过油部分,为了让鸭皮的色泽更加红润,所以要涂抹麦芽糖水。

而且麦芽糖水不能涂抹一遍,第一遍晾干要再抹一次,这样才能避免因为涂抹不均,导致着色不一致。

第二遍抹上后,林旭架上油锅,开始烧油。

他看了看准备好的食用油,只有花生油、菜籽油、玉米胚芽油和橄榄油,便好奇的问道:

“没准备猪油吗?”

他来的时候带了一些,但最多有一碗的量,炒菜可以,炸就不够了。

小唯的声音传过来:

“准备了,但没拿出来,担心粉丝说不健康。”

林旭笑了笑说道:

“别的门外汉说可以,但身为一个正经八百的中餐厨师,越是大家误解猪油时,就越要站出来,不然这谣言会越传越离谱的。”

很快,小唯从旁边的橱柜里端出一盆白花花的猪油。

“这是上午齐思明师傅来帮忙整理调料,给带了一大盆。”

谢保民凑过来看了看:

“不错,这猪油熬得挺好。”

林旭把油烧上,没多久,猪油融化,袅袅香味飘散出来。

五成热时,他将葫芦造型的鸭子放进一个炸食材用的大漏勺上,小心放进油锅里。

这一步要小心,得不断观察鸭皮,一旦发现鼓包的情况,就得赶紧用牙签扎透。

一面炸好,再换另一面。

等葫芦炸得表面红润了,捞出。

“葫芦鸭有蒸、有扒、有烧,师弟你准备怎么做?”

谢保民仔细看了看林旭炸好的鸭子,觉得卖相真的不错,哪怕让他自己来做,也最多这样了。

“蒸吧,鲁菜的做法是蒸。”

他拿来一个干净瓦煲,在里面铺上大号竹篾网,接着把炸好的鸭子放进去。

倒入清鸡汤,放入黄酒、葱段、姜片、八角、半小碗糖色、一点生抽,一点老抽,撒一些胡椒粉,再放入几颗冰糖和一片陈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