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拆就毁的拆烩鲢鱼头!又是被系统套路的一天啊!(第3/5页)

此时这鱼头像是泄了气的气球一样,软趴趴的颤巍巍的,但鱼皮挺完整,没有一点破相。

里面的骨头拆完后,得翻过来拆正面,也就是鱼头表面的一些骨头。

比如鱼嘴附近的唇骨、眼眶骨、腮盖等等,全都是需要从正面来拆。

拆正面的骨头,就得从鱼头开始了。

谢保民把手伸进鱼嘴中,小心将唇骨掏出来,然后再往里伸,开始掏鱼嘴后面的一块头盖骨。

“正面拆骨尽量从鱼嘴里往外掏,这样鱼皮才能一直保持完整。”

谢保民拆得很慢,一些需要稍稍把鱼皮破开的地方,比如腮盖部位,那就尽可能的减少破皮的面积,一点点往外挪动。

等拆到鱼身时,谢保民捋了捋鱼头两侧的胸鳍:

“这俩就不拆了,跟一对儿小翅膀一样,能增加卖相。”

此时整个鱼头已经拆完,看起来仿佛是从三次元回到二次元了一样。

谢保民重新架上炒锅,开始烹制烩这一步。

锅里加入一小盆猪骨高汤,再重新放入生姜大葱,兑入黄酒,将香菇片、笋片、瑶柱、火腿片一股脑全倒进锅里,再放入小半炒勺猪油和等量的蟹膏。

开大火,将锅里的猪骨高汤煮开。

煮开再熬一会儿,把各种食材的香味熬出来,顺便将蟹膏和猪油的香气熬到汤里面。

熬差不多的时候,把葱姜捞出来,开始调味。

锅里放入一小勺食盐,一小勺白糖,半小勺胡椒粉,一点点生抽。

瑶柱和火腿都是咸的,所以放一小勺食盐增加个底味就行,不需要放太多。

调料放好,原本就满是鲜香味的锅里,味道变得更加浓郁了。

别说把鱼头下进去烩了,哪怕随便煮点挂面丢进去拌一拌,味道也绝对让人难忘。

把锅里的汤重新煮开,谢保民用勺子搅动两下,端着盛有鱼头的盘子来到锅边。

他没有立即把鱼头倒进去,而是先舀一勺锅里的汤浇在盘子里,晃动一下,防止鱼头上的胶质粘在盘子上。

然后慢慢倾斜盘子,让鱼头完整的滑进锅中。

烩,是一种半菜半汤的一种烹饪方式,比如烩面、烩菜都是如此。

今天做的这道拆烩鲢鱼头,同样是半汤半菜。

鱼头入锅后,要将火调小,让锅里的汤微微沸腾,要是大火猛烧,再完整的鱼皮也会破相。

放进锅里的鱼头在汤里面颤巍巍的,而里面的汤则散发着诱人的鲜香味儿。

接下来就是小火微炖了。

要用猪骨高汤将鱼肉各部位都炖到软烂,这样的鱼头吃着滋味才鲜美异常。

鱼头上富含胶质,为了防止粘锅,需要不断的晃动炒锅。

这不仅需技术,还需要体力。

炖到鱼头完全软烂,同时汤汁变得粘稠时,才能出锅。

先用筷子将锅里的香菇片、笋片、火腿片全都夹出来,然后端着锅,将鱼小心的滑到深一点的盘中。

滑进去后将几种辅料整齐的码放在鱼头上,再点缀几根烫好的油菜,这道传奇名菜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吃饭吃饭!”

谢保民端着鱼头来到外面,往餐桌上一摆,冲大家说道:

“先吃鱼头,一人拿个碗,直接舀一大勺盛到碗里吃,吃鱼头得趁热,烫着嘴吃最好,否则稍微凉一点,鱼汤就开始黏嘴了。”

这道菜中的胶质太多,所以要先吃。

这会儿还不算冷,要是冬天,出锅几分钟可能就没法再吃了。

“忙活几小时,只吃几分钟,这或许就是文人菜的奢靡和讲究吧。”

大家拍照完毕,就忙不迭的拿起勺子一人盛了一大碗。

鱼头没有任何骨头,盛到碗里后和汤一块儿擓着吃就行,完全不用担心被鱼刺卡住,也不会吃到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