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不一样的炒面,不一样的美味!上新主食还能触发任务?(第2/5页)

煎到两面金黄的时候倒入卤汤和菜,小火焖几分钟。

等汤被面条吸收,就能出锅装盘。

这种炒面味道超级棒,比什么焖面卤面好吃多了,但就是太费厨师,所以时至今日已经濒临失传。

其实也不算失传,会的厨师还不少,只不过没人愿意做这道面食了而已。

费工夫不说,还浪费时间,顾客等得也不耐烦,因为吃炒面的,都是因为赶时间,你上来得十几分钟,这谁等得了啊。

当然,最关键是的是,这么费劲搭力的做出来,要价低了还不够厨师工资呢,但要价一高,又没顾客吃了。

所以干脆换成面条店买的熟面条,炒一分多钟就出锅,简单快捷,利润有保证,顾客也不用久等,一切都恰到好处。

林旭对炒面一点不陌生,这是老妈陈美娟的拿手菜。

过去放学回家,中午来不及做饭,就切点肉丁或者炒几个鸡蛋,然后再把生面条煎一下再倒入料汤。

没多久,一顿有菜有肉有主食的午饭就做好了。

虽然饭店里的厨师嫌炒面慢效率低,但在家里做饭的话,十来分钟内做出一份色香味俱全的主食,这种老式炒面还真挺符合要求的。

除了对厨艺要求高之外,别的没缺点。

做这道菜首先要确定锅不会粘,一旦碰到粘锅那这面就算是废了。

另外要懂得根据面的量灵活调整卤汤多少,要确保焖几分钟后,锅里的汤能被煎得香酥的面条全部吸收掉。

炒面跟焖面不同,焖面菜更多,吃起来要柔软,菜和面要结合起来。

而炒面则要求口感干香,面条煎酥之后又稍稍被卤汤泡软了,所以面条入口后依然有焦焦的感觉。

这就跟炒饼和焖饼的区别一模一样。

林旭感慨一番,端着鸡蛋汤又喝了一口:

“等会儿给我来点啊,好久没吃过炒面了。”

“好嘞,季师傅弄了四五斤面条,绝对够。”

魏乾拿着一口炒菜锅比划一下,觉得太小,煎不下五斤面条,随即便把他常用的单柄炒锅换成了大号的双耳炒锅。

先滑锅,接着往锅里加入一点料油。

用料油来做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出面条的香味。

其实最传统的做法是抓一点花椒和一个八角放在锅里炸出香味,捞出后再煸肉片。

不过饭店厨房的灶头火力太猛,加上这一步有点繁琐,就直接用料油替代了。

油热后把五花肉倒进去煸炒,煸到两面焦黄时,下入葱姜蒜爆香。

接着顺锅边淋入一点生抽,再放入一小勺食盐和一小勺白糖,让肉片有个底味。

最后加入芹菜翻炒,炒得差不多的时候往锅里倒入一小碗高汤和四碗清水。

今天面有点多,所以汤也得多点。

把水倒进锅里,再依次放老抽、十三香以及洋葱,小火煮开。

季明辉好奇的问道:

“这会儿把面条盖上去,是不是就是焖面了?”

马志强点了点头:

“对,焖面和炒面的区别就是,焖面是菜在下,面在上,面是菜汤的蒸气熏熟的,所以吃起来有些软,而炒面是面在下菜在上,两者完全相反。”

约莫锅里的芹菜和洋葱断生后,魏乾端着锅将菜和汤一块儿倒出来。

把锅重新洗刷干净,放在灶头上,反复滑锅三次,确保面条锅已经完全润透之后,魏乾往锅里加了一大勺植物油。

加了之后把锅端到一边灶台旁边,离开灶头。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

魏乾把面条零散的抖落在锅里。

面条太多,他只能把面条尽可能的散开。

全部抖散后转动一下炒锅,让锅里的油脂先把贴着锅底的面条润一下。

面条虽然有水分,但不多,火力稍大一点就又能糊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