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窝窝头居然能这么好吃?黄鳝版的豉汁盘龙鳝!(第2/5页)

西瓜豆酱刚倒进锅里的时候,油和酱是分离的。

但经过炒制和搅动之后,油脂已经充分和酱料融为一体,原本略显粘稠的酱料也变稀了一些。

又翻炒一会儿,随着水分减少,锅里的酱再次变得粘稠起来。

当酱香味变得愈发浓烈的时候,关火,用勺子将锅里炒得香味浓郁的酱盛到一个大碗中。

这碗让许多中原人魂牵梦萦的西瓜豆酱就出锅了。

除了西瓜豆酱之外,林旭又用蒜末做了一份蒜泥香油和一份油泼辣子,尽可能丰富窝窝头蘸料的种类。

全部做好后,蒸柜里的窝窝头也已经蒸好。

停火后虚蒸两分钟后,将蒸盘从蒸柜中抽了出来。

把蒸盘放在工作台上,用另一个蒸盘扣上去,和沈宝宝抬着两头一翻转,再将笼布拿掉,蒸好的窝窝头就全部晾在了新的蒸盘中。

将所有窝窝头全都晾出来后,玉米糁也熬好了。

沈宝宝颠颠儿的跑到游客中心喊来了公公婆婆,今天的早餐就开始了。

“嗯,这豆酱做得不错,闻着就香。”

林红旗来到餐厅后,闻着这好闻的豆酱味儿,脑海中不自觉就浮现出了上学时候用罐头瓶往学校带豆酱吃的情景。

那会儿的学生家里都挺困难的,一瓶豆酱也会视若珍宝,连上课时候都会带着,生怕放宿舍里被人摸走了。

这要丢了的话,不仅两周的菜会打水漂,回家后还会挨训。

因为罐头瓶珍贵,也就逢年过节时候亲戚们会送一些,弄丢了家里就得想办法重新再找个……

想到过去的困难时期,再看看现在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面,林红旗心里很是感慨。

日子终归是越来越好了啊。

“爸,你的粥。”

正想着的时候,沈宝宝双手端来一碗玉米糁粥摆在了自己面前,这让林红旗对现在的生活更满意了。

谁能想到,咱老林家的孩子能娶到京城有钱人家的闺女呢?

一旁的陈美娟也是感慨连连:

“咱上学那会儿要是有这么一罐豆酱该多好啊。”

林红旗笑着给她递了双筷子:

“咋?我妈做的不够你吃啊?”

上学那会儿,林旭的爷爷是个小干部,林老太太那会儿也在学校教书,家里条件相对好一点。

高中住校的时候,林红旗从家带吃的喝的都会给班上最漂亮的陈美娟分一些,有时候甚至自己饿肚子也要让陈美娟吃饱。

两人就这么偷偷好上了。

那个年代学生恋爱是不被允许的,不仅学校会给处分,甚至连双方的家长也会强烈反对。

当时刚刚参加工作的陈美德和陈美亮听说有个教师子弟纠缠自家小妹,立马火冒三丈,蹬着自行车直奔林家所在的村庄。

打算给林红旗点颜色看看,顺便警告他离自家小妹远一点。

兄弟俩蹬着自行车赶了几十里路,刚到村里,正好赶上林家的新房子上梁。

那满是肥肉片子的大锅菜和蒸得喧软的白面馒头,一下子让又累又饿的两人馋得不行。

原本来找麻烦的兄弟俩,突然觉得小妹跟着这样殷实的人家也不错,便收起打人的心思,挽起袖子开始帮忙上梁。

完事儿后一人吃了两碗大锅菜,四个大馒头。

林老太太原本是不同意林红旗早早定亲的,她觉得自家红旗努努力,回头考个大学没问题。

但现在女方那边这么主动。

听说家里上梁居然蹬着自行车,赶了几十里路来帮忙。

这要不提个亲实在说不过去,便托人去提了亲,顺便送过去两根完整的猪后腿。

嗯,人家跑那么远去帮忙,这事儿成与不成,两根猪后腿都应该送的。

陈家那边自然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但两根猪腿也已经送到了家里,美娟对那小子也各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