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试点推行(第3/3页)

罗幼度忽然想到后世电影里那些假钞最关键的是油墨,忙问道:“是不是可以从墨上入手?”

范墉沉吟片刻,道:“倒不是不失为一种思路,只是印刷水墨也是极易制作的常见之物……”

罗幼度奇道:“水墨?不是油墨?”

他记忆中小时候的试卷都是用油墨印刷的。

范墉说道:“叫法不同而已,印刷用墨以水调和为主,但也会在其中添加一些桐油、麻油、脂油,总的来说,还是水墨。”

“不对!”罗幼度忽然意识到关键所在,道:“印刷就得用油墨,你回去以后招募一些经验丰富的制墨匠人,让他们研究油墨。”

在印刷技术上东方可谓西方印刷术的老祖宗,但还有一种说法西方的约翰内斯·古登堡才是印刷术的发明者,这种言论是极其可笑的。

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了他四百年,至于什么约翰内斯·古登堡的金属活字,远胜毕昇胶泥活字,都是屁话。

毕昇就是杭州书肆刻工,一个小匠人,哪来的资本用金属刻活字?

有了胶泥活字,自然会有金属活字。

古登堡的活字印刷最重要的革新压根就不在印刷术上,他的印刷术不过是拾东方牙慧,真正的贡献在印刷油墨,他发明了油基油墨大大提升了金属活字的印刷效果,也是这一发明,大大降低了印刷成本,令得书籍在西方广泛普及,从而文化大兴。

罗幼度哪里了解印刷的内情,只是在他记忆中油墨油墨就是以油为主的墨,而不是油烟墨。

油烟墨用来书写绘画是一绝,但印刷上还得是油基油墨。

自己都没意识到,为了纸币而衍生的一系列效应,会给后世带来何等翻天覆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