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愿为陛下舞上一曲(第2/3页)

徐铉就站在顾闳中的身后,将顾闳中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只是相比刘鋹、成明践祚,身为江南名士他更加知礼,忍着好奇一直未出言询问,直至祭祀结束,方才出声。

徐铉轻笑道:“这是自然,陛下文武并重。对于书画一道,亦极为重视。这汴京中聚集了南北画师,彼此交流探索,功底是越发深厚,尤其是叔达的《泰山小径》,以小窥大,仅看一小径,便有小天下之感。”

两人口中的叔达、兴和分别是董源、徐熙。此二人皆是当世少有的画家,董源是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擅于山水画,笔力沉雄,后以真山实景入画,与李成、范宽,并称“北宋三大家”,而徐熙善画花竹林木,蝉蝶草虫,为五代、宋初花鸟画的两大流派之代表。

顾闳中工画人物,用笔圆劲,也是江南久负盛名的画师,彼此关系极为要好。

“是啊!”顾闳中也是眉飞色舞,说道:“我也对《泰山小径》爱不释手,此画必将名垂青史,成为叔达兄的代表之作。”他说着又有些不好意思,道:“自归顺陛下以后,在下投身仕途,多年未有佳作面世。见诸位好友画技精进,皆有良作面世,颇为心动。鼎臣兄当知某最擅画人物,今日祭祀。文武百官皆是名臣猛士,陪同使者不下百人,还有归顺的诸侯国主,这般盛景,若能画下来,岂不美哉。”

徐铉恍然大悟,随即又迟疑道:“不妥不妥,人物不比死物。想要将这番盛况绘于画中,如何绘制人物细微表情?倒是可以缩小人物,以画全貌。可闳中兄最擅长的是神情意态,少了人物细微姿态,无法发挥仁兄特长。”

顾闳中道:“我已想出解决之法,不必只画一图,可以择取关键,多画几幅,以叙事之法,拼凑而起。”

徐铉抚掌大笑:“妙哉妙哉,期待闳中兄大作。”

……

罗幼度脱下身上长袍,长吐了口气,一屁股坐在胡床上,大大地舒张着手脚。

这祭祀可不比打仗轻松多少,穿着一身厚重的冕服,戴着高冠,头不能歪,脚不能移动,一步步都得按照流程而来,几乎不能喝水不能休息,一整套流程下来,整个人都累脱了。

缓了一会儿,恢复了一点点元气,罗幼度道:“宴会准备的如何?”

这祭祀过后,将会是一场超大型的宴会。

就如日后公司年末聚餐一样,吃了这一顿,就是万众期待的年假。

五品以上的官员以及各国使者归顺的诸侯王都在宴请的行列。

礼部侍郎吕余庆道:“一切都准备妥当,只待时辰一到,即可开宴。”

罗幼度满意的点了点头,说了一句“卿办事,朕放心”便让吕余庆下去了。

这个吕余庆是横海军节度判官吕兖之孙,兵部侍郎吕琦长子,他还有一个弟弟叫吕端,就是那个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宰相。兄弟两人都是难得的人才,一个在京中当任尚书,一个在地方当任刺史,皆为朝廷立下不小的功劳,值得信任。

小歇了片刻,到了黄昏时分,罗幼度得到消息,宾客已经到位,提了提精神,来到了宫中的宴殿升平楼。

升平楼是皇宫中最大的宴殿,可容下三百张宴席,支持上千人宴会。

他从里间走出,文武官员以及各国使者纷纷起身行礼问好。

宴席分左右两侧,左边的是大虞官员,右边的是诸国使节。

坐在左上首的毫无疑问是钱弘俶。

这位昔年的吴越王在大虞朝拥有无与伦比的待遇,但凡他参加的宴席,他都居于首席。

钱弘俶备受恩宠却不骄不躁,约束子孙,安分守己,甚至自行断绝了与昔年吴越旧臣的往来,这点是最难能可贵的。

也是因为如此,那么多年过去了,钱家的恩宠半点没有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