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朕这个皇帝,当得憋屈”(第2/4页)

罗幼度还真就拿这种不要脸的老家伙没有什么办法,笑道:“都起来说话,这里没有外人,不必那么见外。弹劾的奏疏朕看了,就是小孩子的胡闹,根本算不上事。”

他一脸无所谓的指着李继隆道:“这小子其实已经安排妥当了,给了钱,就想着将几个小家伙送到诸位府上。哪里想到那群没事找事的大臣连续几道弹劾的奏疏送到朕的眼前。小题大做的让朕给个说法……唉,朕也是无奈。朕虽是皇帝,却也不能凭借喜好,随性而为。”

李继隆听得此言,心中感动。

王晏气地骂了一句:“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罗幼度见四人已经起身,继续道:“只是谏官们说得也在理,大晚上的跑到村里嬉闹,用百姓的猪羊鸡鸭练习剑箭法也确实不是个事。总得给个交代,不然那群嘴碎的家伙,保管到处宣扬,朕不体恤百姓,纵容将门子弟,胡作非为。你们……也不想见到此事发生吧?”

“不敢!”

韩令坤、石守信、向训、王晏赶忙作揖。

罗幼度自得一笑:“谏官们想要重罚,哼,都是朕的子侄,哪忍心重罚。于是想了一个妙招,朕觉得都是我大虞的好儿郎,哪有什么坏心思,就是缺少游玩跑马狩猎的地方了,这才干出这等事情。”

韩令坤、石守信、向训、王晏见罗幼度的借口都帮他们找到了,连连称是,高呼:“陛下英明。”

罗幼度道:“所以,朕就给他们一个嬉戏玩闹,能够练习骑马射箭的地方。就在长社那里,在那里关他们些许日子,让他们尽情嬉闹,一展所长。正好……朕也想见识一下我大虞儿郎的骑射本事,看看他们继承了诸位几成风采。”

韩令坤、石守信、向训、王晏见罗幼度处处为他们考虑,而且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也不好再多言什么,带着几分羞愧的退去了。

罗幼度看着在一旁正襟危坐的李继隆,笑道:“此事还不算完。错不在你,终究因你而起,你在京中,他们见你心中膈应,对你未来并无好处。你父亲的心意,朕明白。朕向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当初决定重用你父亲,就不会多想。成婚之后,去蜀中辅助你曹彬叔父。”

李继隆闻言大喜,去蜀中那就意味着有立功的机会,忙作揖道:“谢陛下!”

罗幼度挥手禀退:“霸图贤侄……朕没记错吧!一路远来辛苦,你先下去休息,明日再进宫来,去陪秦王读几天书,安分几日。宫内侍,替朕送贤侄出宫。”

李继隆心中感动,再三道谢,作揖告退。

罗幼度等李继隆离去,重新弹劾奏疏,静静的看了半晌,命人去叫韩熙载。

“直接让他去文德殿,另外再让尚食局弄几个下酒菜,烧上一壶……杜康,对,韩夫子喜欢喝杜康,要上年份的。”

罗幼度将手中的事情放一边,到了文德殿,换了一身便服,殿中已经支起了炭火烧着杜康。

嗅着若有若无的粮食香味,罗幼度道:“先给我来上一壶……”

这时尚食局热菜还未上来,就两个冷盘,一个腌鱼,一个肉脯。

他也不等韩熙载,自己先就着冷盘吃喝起来。

他吃的很快,一壶酒已经见底,眼眸中已经涌现一股酒意。

韩熙载姗姗来迟,入殿见君上有着几分醉态,有些讶然。

他还是第一次见自己的君上这副模样,想着耳中听得的消息,眼眸中也闪过一丝怒意。

“陛下!”

韩熙载风度翩翩,作揖行礼。

“啊……是叔言啊,来得正好,坐,快坐下,陪朕,好好喝一杯。”

韩熙载道谢之后,在一旁入座,见罗幼度频频劝酒,他也来者不拒,两人话没说几句,酒便喝满了一壶。

韩熙载在江南事情没干多少,但这一副酒量却练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