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智的真腊国王(第2/4页)

苏耶跋摩默默颔首。

苏耶跋摩父子所统单马令虽是一小国,但父子两人志气极高,都想干一番大事。

此刻的海南诸国有几分类似于春秋时期的中原,数十个国家彼此都沾亲带故,相互间的争斗,大有亲戚闹矛盾打架一样。

海南诸国以疆域国利来论,毫无疑问是真腊国,也就是后来所谓的吴哥王朝高棉帝国。

苏耶跋摩的父亲里亚格多见真腊国国王昏聩,膝下唯有一子也是纵情享乐的无能之徒,动了鸠占鹊巢取而代之的念头。他以举国财富迎娶真腊国王之女为妻,生下了兼顾真腊国、单马令国血统的苏耶跋摩,就等着真腊国内部动乱,苏耶跋摩取而代之。

历史上这对父子成功了,苏耶跋摩凭借出色的能力,打败了所有的继承人,坐上了真腊国国王的宝座,并且凭借自身的能力,一举让日暮西山的真腊国重新崛起,并且走向巅峰,成就吴哥王朝高棉帝国。

不过全新的世界与历史出现了偏差,真腊老国王病故,新国王就是在汴京被称之为卧龙凤雏的那派吉郎。

这个真腊昏庸之主得到了大虞天子的支持,成为了无人敢反对的真腊新王。

那派吉郎酷爱天朝上国的丝绸、瓷器等享乐之物,也爱天朝各种美食,为了享受从中原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与大虞朝廷展开了全方面无保留地合作。

那派吉郎为了获得更多的雍靖通宝,让举国百姓种地,将粮食卖于大虞,换取丝绸、瓷器等物。

这站在风口上,即便是一头猪也能飞起来。

那派吉郎这种近乎愚蠢的做法,让真腊国内的经济快速腾飞,贵族百姓反而过上了好日子。

百姓耕作贵族享乐,真腊国上下一片和谐。

这让苏耶跋摩父子的计划彻底告吹。

他们本以为事不可为,却不想最近起了点点变故。

真腊国内部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冲突,主要原因是随着与大虞的全面往来,中原的儒家文化开始冲击真腊国内部的文化。

在真腊传至西方天竺的婆罗门教根深蒂固,上至国王贵族下到百姓,无不推崇婆罗门教,将种姓制度视为真理。

而儒家思想包罗万象,上到兼济天下,下达独善其身。

论及哲学精神,儒家思想远胜婆罗门教。

位于最下等的真腊百姓对于儒家思想推崇备至,而高高在上的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反对儒学入侵,联合起来上表抵制儒学。

那派吉郎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对此不予理会。

苏耶跋摩父子看到了新的希望,真腊国动乱在即,那派吉郎一死,真腊国将无王储,苏耶跋摩即成为王位继承人之一。

里亚格多对于南海局势看得很明白,真到了那一步,大虞天子的态度至关重要。

若能得广州府长史边光范的支持,事情成了一半。

苏耶跋摩对此很是不满,他们高棉人的家事居然需要一个外人做主,实在是莫大的耻辱。

他日自己若为真腊国主,必将励精图治成就高棉人的霸业。

但现在他很谦卑的递上了求见边光范的拜帖。

拜帖送达的时候,边光范正在处理广州府的政务。

边光范是罗幼度想了好久,才狠心从工部调出来外放的人才。

那时潘美卸任广州都督回京,一直寻不得接替的人选。

广州的情况与其他地方不同。

广州位于岭南,天高皇帝远,那里有优良的商业环境,也有复杂的民族矛盾,一般人担不起这样的重任。也就潘美这样兼之文武的人,方能镇住场面。

潘美恩威并施的镇住了百越蛮人,稳住了岭南的局势,然并未彻底开发广州的商业价值。

这方面确实非潘美所长。

罗幼度需要一个善于吏治,又能在关键时候镇得住场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