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逃不过权力的诱惑(第2/4页)

王延范自然看不上大理寺少卿。

直到今日,罗幼度将寇湘调到大理寺担任大理寺卿,重开大理寺,王延范才懂得宋琪的老谋深算。他早就料到罗幼度会重开大理寺,而自己这个少卿可以先一步入职站稳脚跟。

难怪赵普也在争夺这个位子,为此宋琪甚至不惜走了符皇后的路。

王延范偷偷望了宋琪一眼,见他面色沉重,一时也不敢多言。

宋琪心烦意乱,出于对那位的敬畏,现在有些不知所措。

宋琪是在契丹长大的汉人,见识过临潢府的雄伟,在他看来就算攻势再怎么顺利,临潢府也得打个一年半载,没有两年回不来。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巩固根基。

结果不过短短几月,契丹竟然灭了。

大军凯旋而归,宋琪吓得停止了一切行动。

一连过了半月,宋琪胆战心惊不敢有任何动作,见自己的君上只是重新展开对外的军事部署,面对全新的政治局面并没有任何态度,反而一副乐意见此的态度,心安了不少,也证实了自己心中的猜想。

赵普敢如此霸道的对付文儒领袖张昭,定是得到了君上的默许。

庙堂的变故,皆在他的掌控之中。

宋琪又是惊喜又是惶恐,意味着自己这位君上并不在意他们的壮大崛起,但想到自己的小动作,不免脊背发凉。

柴禹锡见状说道:“在下以为相公不必惊慌,从陛下近日态度可见,他并无追究的意思。真要秋后算账,赵普第一个跑不了。赵普的动作可比我们大得多。”

宋琪一想也对,自己好歹顾念着面子,赵普却是霸道强塞。若不是赵普过于蛮横,他也不至于走符皇后的路子,遂然笑道:“玄圭说的在理,即便追究责任,也有赵普挡着。陛下还能一下子将左膀右臂都折了不成?”

他心中大安,满意的看了柴禹锡一眼。

这个柴禹锡是大名府人,当地望族,少年时,便有相士见到他说:“你资质不凡,如果学习经术,必将位至将相。”

柴禹锡从此发奋治学名动乡里,如历史上一样,他早早的入京游学,博取名望。不同的是,上一世他遇到了赵匡义,进入了他的幕府,历任供奉官、翰林副使、如京使、宣徽北院使、枢密副使、宣徽南院使等职,是赵匡义的核心幕僚。

如今赵匡义早离开了汴京,柴禹锡机缘巧合的让宋琪相中,收为己用。

柴禹锡说道:“陛下乃当世明君,既凯旋归朝。相公也无须他想,只要尽心竭力为朝廷办事,自会有出头之日。再说就以窦相公,现在的情况,还能理事几时?”

宋琪听得“出头之日”心头一阵火热,世人都赞骑驴宰相窦仪有名相之气,可谁又知道他宋琪才是第一个投入天子麾下,撑起御营司的半片天?谁又知道,他鞍前马后的功绩?

窦仪当得房杜之名,自己为何当不得?

此刻他已经不记得,曾几何时,他、窦仪、寇湘聚在一起,若挚友亲朋一般,一起饮酒畅谈天下,打闹席间,还曾笑窦仪的妻子下酒菜炒的难吃。

……

文德殿。

罗幼度脸色阴沉的看着武德司收集的消息,眼眸中透露出一丝不可置信,拿着消息的手情不自禁微微颤抖,带着几分不可思议的说道:“俶宝真的想将可象置于死地?”

张进不敢抬头看罗幼度此刻的表情,而是低垂着脑袋,说道:“根据目前掌握的消息确实如此。”

罗幼度强压着怒火,想起自己在汴京城外,再见窦仪时,他那佝偻的模样,话语几乎是从牙齿缝里蹦出来的:“此计何其歹毒,俶宝的为人,朕是了解的,他或许为权势所迷,走错了路。但绝不至于出此毒计,一定是有人在背后鼓动挑唆。”

张进依旧不抬头,说道:“宋相公极为信任一名叫柴禹锡的心腹,此计多半出自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