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一边决死 一边过节(第2/4页)

因一路上汉人、渤海人、熟女真人对待中原大军的热情,耶律必摄根本不敢连同汉城一起守,担心适得其反。

其实契丹对于境内的汉人百姓并不差,临潢府这样契丹人、汉人同居一城的环境下,双方早已习惯这种生活。临潢的汉人未必真就会响应罗幼度的号召,但是耶律必摄不敢赌,为了节约兵力,也没有在南城安排驻军。

这一下就让南城的汉人豪绅们别无选择了……

罗幼度贤名在外,从未干过屠城劫掠的事情。在耶律必摄抛弃他们的前提下,不至于为了自保,自发组织民众反抗。

选择开城迎接罗幼度这位中原天子的到来也就理所当然了。

走在临潢府汉城的街道上,罗幼度看着繁华的街景,街道两侧相迎的百姓,挥手叫来耶律贤,对着他说道:“耶律必摄若是愿降,朕可以授他王爵,三代之内,衣食无忧。”

看着临潢府汉人百姓殷实的生活,罗幼度也微微动了些许恻隐之心。相比未来的金人、蒙古人,契丹人在种族之别上最开明的。

不过显然耶律必摄并没有投降的打算。

耶律贤还没有靠近城墙,已经让城楼上的弓箭手射退,连交谈的意思都没有,做出了顽抗到底的态度。

罗幼度闻讯以后也不再客气,说道:“想死得壮烈,那朕成全他。”

当即将兵马一分为四,分别驻扎于北城的大顺门、安东门、乾德门、拱辰门,做攻城的准备。

东丹王府。

伊审征长吁短叹,感慨世事无常。

原本只是在高丽当一个小小的间谍,很快就可以功成身退。

结果老天好像在给他开玩笑一样,给耶律休哥带到了契丹,当了一个县令,立了大功,就等着武德司的人将他接回潘美的军中。

然而东丹王耶律隆先爱他才华,将他带到了上京,还给他在汉城安排了住处。

本打算在上京安逸地等着罗幼度大军抵达,然后汇合。

关键时候又出现了意外,耶律隆先很客气地将他接到了北城王府,告诉他南朝大军即来,王府安全。

伊审征急得几欲呕血,忍不住暗自吐槽:要不是您过于客气,自己指不定已经回到汴京,见到自己的母亲了。

既来之,则安之。

伊审征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当他的东丹王门下幕僚。

“伊先生,大王回来了,请您去大厅一叙。”

“这就来!”

伊审征细心地整理了一下衣着,带着几分文人雅士的风度来到了王府大厅。

大厅中共有四人,皆是契丹庙堂上数一数二的人物。

其中两人位于上首,两人左右落座。

左上首的那一位正是东丹王耶律隆先,右上首是耶律隆先的弟弟蜀王耶律道隐,下首两人分别是右龙虎卫上将军耶律合住、皮室详稳萧安团。

伊审征最擅阿谀奉承,对于契丹庙堂复杂的人际关系,早已了然于胸。

耶律隆先、耶律道隐两人是契丹皇室,耶律阿保机的孙子,他们的父亲是阿保机的长子耶律倍。而耶律合住是耶律阿保机弟弟耶律迭剌之孙,萧安团的父亲是萧阿古只,契丹开国勋贵之后。

这四人是契丹庙堂宗室一派的核心成员,也是耶律必摄手中最大的倚仗。

伊审征不卑不亢的与四人行礼,敏锐的发现四人眼睛有些微红,精神有些亢奋。

耶律隆先说道:“伊先生,陛下今日在庙堂之上,誓与临潢府共存亡。我契丹上下民众也是反映炽热,万众一心。从即日起,北城将战略物资将会统一调配,由专人负责。我们这群大老粗动动刀枪尚可,数字上的微末算计,非我等所长。在下想到了先生,便由先生担任监察官一职吧。”

伊审征忙道:“愿为大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