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杀手锏(第3/4页)

郭廷谓赶忙行礼问好。

郭廷谓的身份地位远不能与符彦卿相比,但听他是郭子仪之后,也情不自禁肃然回礼。

看着郭廷谓,罗幼度问道:“等着一仗,等了好久了吧。”

郭廷谓并非如潘美、常思德那样,属于御营司的老人。但是他跟舒元、林仁肇这三位南唐降将是最早站在他这边,与殿前司、侍卫亲军司的并列,撑起了禁卫三司。

罗幼度对于他们的期许是一样的。

郭廷谓道:“能为朝廷立开疆扩土之功,乃末将夙愿。”

罗幼度微笑着点了点头,顿了一顿道:“但朕现在需要一人镇守幽州,朕想不出第二人比你更合适。”

郭廷谓道:“陛下放心,末将保证,城在人在,人亡了,城还在。”

“好!”罗幼度拍了拍郭廷谓的肩膀,道:“这次你牺牲一下,下次朕加倍补偿。”

早年相比郭廷谓这样智勇兼备但却没有什么性格的将军,他更加喜欢舒元这样,性格明显,敢拼敢冲的将军。

但这皇帝当久了,才知道郭廷谓这样有能力脾气好,恭谦谨慎,不争不抢,让干什么干什么的将军,才是真的宝。

……

大定府!

东契丹的皇帝正以最高规格的宴会宴请来至于蒙古的使者胡铭。

胡铭看着四方作陪的契丹高层,心中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待客之道。

就中原?那小家子气,不输都有鬼了。

胡铭回到蒙古以后,忍不住添油加醋地将自己在幽州的见闻告诉给了兀氏乞儿。

兀氏乞儿对于跟中原结盟是自信满满,他一直以为双方各取所需,结盟必成。

哪里想到中原压根不给他这个蒙古王的面子,小小的漠南都不舍得给。

难不成要自己白给干活?

兀氏乞儿越想越气,孛端察儿见状也在一旁煽风点火,直接促成了蒙古与东契丹的结盟。

兀氏乞儿让胡铭再跑一趟大定府。

胡铭是奚族后人,家族为契丹屠戮,对于契丹本无好感。

但耶律必摄对于他的来临,热情洋溢,不但让于越耶律屋质亲自迎接,还亲自设宴让契丹有头有脸的人作陪。

想着自己将是蒙古的王猛,焉能为了一点小仇小恨而罔顾国家大计?

当即放下一切,与一众仇人,开怀畅饮。

宴会结束,耶律必摄单独留下了胡铭,以及契丹的两大核心人物耶律屋质、韩德让。

这大战在即,双方并没有争夺蝇头小利,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此战若胜,两家瓜分云九州。

但如果大胜,攻入燕山防线,那燕七州归东契丹,云九州则归蒙古。

胡铭说道:“还有一事,我家主上希望陛下能够恩准。”

耶律必摄说道:“贵使但说无妨。”

胡铭道:“关于太平王之事,太平王与我家主上互为安答,两人情谊比山高海深,我主希望陛下莫要治其罪。”

耶律必摄沉痛地道:“太平王与朕亦是兄弟,只因他中中原诡计,对朕误会甚深,才有今日。只要太平王日后不再与朝廷为难,朕愿意与之重归旧好。”

胡铭大喜过望,说道:“如此,再好不过了。”

胡铭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去。

耶律必摄直接让韩德让负责相送。

耶律必摄看着胡铭远去的背影,一下子瘫在了椅子上,自得知兀氏乞儿派使者与中原商谈结盟的事情以后,他便寝食难安。

直到今日,确定了同盟事宜,方才放心,说道:“阻卜野心不小,听他们的口气,还想着夺取云九州以后,从雁门关杀入太原攻取山西?真是马儿不知脸长……”

他的语气带着几分嘲弄。

他是不可能让蒙古做大的。

此战若败,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可真要取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