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黄金家族的由来(第2/4页)

耶律屋质低声道:“陛下当须做好两手准备,决战之心不变,但真到了危难之刻,当放下一切,撤回东北,保住国祚。必要时,上京都可放弃,藏于山中。中原不可能不顾民生,长久消耗下去。只要国祚在,终有再度崛起的时候。”

耶律必摄肃然颔首,并未应答,但显然也有此意。

耶律屋质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厉色,狠声道:“倒也不用完全在意,大不了,鱼死网破,让阻卜再度无主。”

耶律必摄恍然大悟,说道:“于越无愧朕的子房、孔明。朕早些对于您重金暗地里扶持兀良哈有些异议,现在才发现于越老成谋国,处处料敌于先。”

他顿了顿,说道:“于越可以告诉孛端察儿,说只要我契丹渡过今日难关,朕将全力支持他成为漠北之主。朕那愚蠢的兄长都能扶植出一个漠北霸主,朕堂堂大辽皇帝就做不到吗?”

耶律屋质赶忙作揖道:“陛下英明!老臣这就安排。”

目送耶律屋质离去,耶律必摄揉了揉微微生疼的脑仁,目光落在了书桌一角的“万全阵”上,那是赵匡义进献的阵图。

他并不太精于兵事,但赵匡义此人给他极好的印象,契丹最有名望的僧人寺公大师曾评价赵匡义说他聪明好断,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有王佐之才。

王佐之才?

不正是为他准备的?

耶律必摄将赵匡义的阵图让麾下诸多百战大将评价,竟无一人能够挑出毛病。

“这阵图真的如此厉害?”

耶律必摄不由自主地将阵图平摊在书桌上,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黑影,巨大的阵图由前锋、殿后、中军、左翼及右翼组成,步骑弓弩车诸多兵卒有序列队,甚为壮观。

“可惜,此阵过于庞大,不便尝试!”

耶律必摄有些遗憾,赵匡义这万全阵成列开来,至少二十余里,兵马将士十万。

他们契丹倒不是没有这么多兵马,但是赵匡义凭什么指挥十万大军?

“将赵制诰请来!”

耶律必摄睡不着觉,便动了与寺公大师口中的王佐之才,彻夜长谈之意。

……

漠北草原。

八百游骑正在追逐着一头黑熊。

强悍的黑熊面对一支军队的围捕,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仓皇逃命。

蒙古马不以速度见长,又驮着人,很快就失去了黑熊的身影。

这伙游骑的首领叫孛端察儿是兀良哈部落的族长。

猎物走散,孛端察儿丝毫不慌,抬头看着天空,一道黑影在天上掠过,往西方而去。

孛端察儿唿哨一声,有节奏地吹响着脖间骨笛。

八百游骑立刻分做三个分队,左右包抄,中间突击。

孛端察儿站在高坡之上,看着麾下八百游骑将一只黑熊围困其中。

他们并没有攻击,而是如猫戏老鼠一样,戏耍着黑熊。

他们围绕着黑熊飞驰,跟着黑熊进退,展现出了超凡的骑术与默契。

受伤给激怒的黑熊不住地发出狂怒吼叫,最终因为血流过多体力不支,倒在了草地上。

孛端察儿脸上露出一抹笑意,看着广阔的天空,又看了一眼辽阔的戈壁,心中豪情万丈,涌现一个念头:早晚有一日,我要让兀良哈响彻这个天下。

他这愿望还真让他的十世孙实现了,不过那时候的他们不叫兀良哈而是乞颜部,他的十世孙叫孛儿只斤·铁木真,正是饮马天下的成吉思汗。

不过现在的孛端察儿还是一个小部落的首领。

孛端察儿的母亲叫阿兰果火,父亲叫“朵奔篾儿干”是一个蒙古稍逊于敌烈部落的大部落族长。

这个为什么父亲要给双引号?

那是因为孛端察儿是在朵奔篾儿干死后多年才出生的。

用阿兰果火的话说是她寡居家中,夜里在帐中休息时,梦见白光从天窗中进入,化为一个金色神人,来到卧榻之上,然后她就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