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战略目的(第2/4页)

“无妨!”

罗幼度深知潜伏人员的不易,说道:“高丽与我国隔着广阔大海,他们在敌内部无依无靠,能够将消息传来,已经很不错了。张卿对下莫要苛责……”

他看着手中关于高丽的消息,看着契丹将开城让给倭国,看着倭国在开城大掠三日,一股厌恶涌上心头。

压下心底的不适,罗幼度带着几分凝重的问道:“可有陈处尧、伊审征的消息?”

张进微微摇头道:“两位先生现在消息全无。”见罗幼度脸上带着几分担忧,劝说道:“陛下安心,伊先生最后一次传来消息说陈先生带着高丽太子走了,陛下出兵高丽以后,他自会响应。至于伊先生。他应该随着高丽的官员给押解至契丹,相比倭国的暴虐,契丹存着几分仁义,应该不至于遇到危险。”

罗幼度默默颔首,片刻问道:“这消息是从陆路送来的?”

张进答道:“陆路的消息应该还在途中,此消息是通过耽罗国送来的。”

“耽罗国?”

罗幼度皱着眉头,说道:“那是何国?”

张进道:“是高丽西南的一个岛国,唐朝的时候跟随新罗入朝,叫儋罗。他们一直为新罗、高丽掌控。唐朝陷入藩镇危机,对外影响力大减。新罗便迫使儋罗臣服,改为耽罗国。新罗为王建篡夺,耽罗国也归了高丽,他们叫耽罗国国王星主。耽罗国向高丽称臣,国中相对自由。便在耽罗国安排了一个消息输送点。”

罗幼度沉吟片刻,道:“不就是济州岛嘛,干得好。这岛地方不大,资源却少见的丰富。”

没别的意思,就是心动了。

现在的他有点不要脸,看见好的东西就觉得是自己的。

“来人,将窦相、赵相、薛相请来……”

王溥已经淡出庙堂,魏仁浦因病在家休养,宋琪正在幽州主事,罗幼度将早已预定为相的人选薛居正提了上来。

随着一年半的休养,军备物资的调用。

窦仪、赵普、薛居正这些跟随罗幼度多年的辅臣早就看出了他那不安分的心。

之前窦仪还有借口理由劝说,但现在朝廷经济大好,粮草充足,兵卒士气高昂,已经没有任何借口理由拒绝了。

三人对于罗幼度此次相邀,心知肚明。

不过但见罗幼度一口一个高丽、倭国时,窦仪、赵普、薛居正都带着几分茫然地望着自己的君上。

最终窦仪忍不住道:“陛下这是打算出兵,为高丽讨个说法?”

“那是当然!”罗幼度义正严辞地道:“高丽乃我大虞属国,朕还纳了高丽王之女,倭国蔑视朕的诏令,还在开城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若不征讨,我大虞颜面何存?”

这个时候,他想起了自己娶了皇甫秀的事情了。

赵普道:“我朝疆域与高丽隔着契丹,陛下若出兵高丽,唯有走海路。以我朝现今的实力,确实具备跨海征战的能力。可依照张司使传来的消息,契丹、倭国已经串通一气,此刻登陆海东,岂不是让双方夹击?此乃兵家大忌……”

他说到这里,脑子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失声道:“除非陛下想的是攻打倭国本土。”

赵普对于罗幼度的了解超过任何人,他知自己这位君上最厉害的不是人人称道的军事水平,而是超乎寻常的远见,战略目光。

他不可能犯这种错误,除非另有打算。

倭国对于赵普而言很是神秘,据他所知中原的兵锋就没有到过倭国本岛。即便是当年白江口一战,也只是在白江口教训了倭国一顿,并未率兵攻入倭国本土。

这联系上下!

赵普恍然大悟,说道:“臣明白了,陛下这是打算逼契丹来战,而不是北伐契丹。”

罗幼度双手一合,道:“知我者,赵则平也!契丹知道朕想打他,在四年前就开始修建防御工事,现在又在前线安排了重兵,还在加固防线。主动从中京、卢龙进攻,保管磕个满头包。即便胜了,也是惨胜,实无必要。让他们放弃防线,主动来战,方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