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谁还玩老套路?(第3/4页)

耶律必摄已经一连三天,与心腹召开军事会议。

只因他们的于越耶律屋质说了一句话:“老臣估计,高丽灭亡之时,便是南朝贼子出兵之日。”

只是这简单的一句话,就在契丹上京的上空笼罩了一层阴云。

如果说耶律休哥、韩匡嗣是契丹的文武双璧,那么耶律屋质就是契丹的定海神针,历经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耶律阮、耶律璟以及现在的耶律必摄五朝,在契丹皇族两次争夺皇位的斗争中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历史上耶律璟如此荒唐,依旧能够坐镇契丹万里疆域,与耶律屋质这位二号人物的存在密切相关。

“南朝贼首是懂得用兵之人,老臣研究他多年,越是研究,越觉惶恐。此人见识广博,手段通天,却无任何骄气,反而沉稳慎重。从贼子取我幽州之战中就可看出,他事先安排宋雄获得萧思温的赏识,从而为萧思温的大败埋下伏笔。他善于先谋,便如他的那句话一般,先天下之忧而忧,换个说法就是先天下之谋而谋。他总能事先布局,先一步想他人所不能想之处。”

“我们攻打高丽的举动,必然瞒不过他。为何不出兵干涉?逼迫我朝首尾不得相顾不正好?老臣以为,原因有三:一、他们确实需要休息,二、不愿让高丽白捡便宜。若他出战,我军主力必将西调,高丽手中有渤海世子,很有可能便取渤海之地。三、未尝没有借刀杀人的心思。南朝千百年来,都未曾有效统治海东。”

“南朝贼首的野心不亚于秦皇汉武,老臣预估南朝动了将海东纳为疆域之心。他们是不可能坐视我们夺取高丽之后,收拢民心,了却后顾之忧,再与我们一战。”

“更大的可能是在我们夺取高丽之后,直接拉开战事。让我们无暇清扫海东各方不愿归降的叛军。届时,自诩正义的南朝贼兵西来,将这些义军收为己用,不但能够轻易稳住高丽局势,还能全得海东之地。”

耶律必摄脑中浮现起耶律屋质的分析。

此番分析透彻,由不得不信。

耶律必摄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他自问比自己那个愚蠢的兄长强,也自问做到了极限,可发现自己不管怎么努力,南朝的实力都与自己越拉越远。

耶律屋质看着提出继续耗下去的郭袭说道:“不能继续耗下去,虽说我们不攻取高丽,中原便不会出战。可中原一直养精蓄锐,我们却要长期以往的耗费大量辎重。此法不易于饮鸩止渴,断送朝廷取胜的机会。”

“高丽战事拖得越久,对于士气影响也就越大。万一生了变故,对我们更是不利。中原不想便宜高丽不假,可若能够轻易击败我们,却也不会错失战机。”

他对着耶律必摄深深作揖道:“陛下,当务之急是做好应对南朝贼子进攻的一切防备。依照这几天预估的进兵路线,加固防御工事,做好迎击的准备。”

耶律必摄闭目沉思良久。

想着三天会议的点点滴滴,根据他们分析:中原北伐,至少会分水陆两路,一路从古北口出发,进攻中京大定府,一路走海路进攻辽东,至于是否会派遣偏师袭击高丽或者袭扰他们的产粮地这个存疑。

但兵分两路是必然的……

耶律必摄睁开双眼,说道:“传朕旨意,命南府宰相耶律沙总揽中京军务,令宁江军节度使耶律贤适领辽东兵马都统,于卢龙海岸设防……”

他逐一调兵遣将,将能战之兵,智勇之将调到了中京、辽东。

但真正的核心耶律休哥、耶律斜轸,耶律必摄捏在手上作奇兵之用。

三天的商议,他们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想要战胜中原,还是得从粮道入手。

让老将耶律沙以及稳重的耶律贤适防守,让锐气十足的耶律休哥、耶律斜轸负责袭扰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