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万千感慨(第3/4页)

转念一想,耶律敌烈心头一乐,这《山西日报》都记录了自己的事情,地方书生都赞美自己,想来此行无碍。

自己是哥舒翰,表现好一点,保不准也能得到一支铁甲骑兵呢。

耶律敌烈继续看下去,下面一页写得正是他的事迹。

一看署名又是卢多逊,一拍脑袋,悔不当初。

礼物还是送轻了呀。

应该将自己的那件熊皮大袄送给他。

耶律敌烈带着几分忐忑的往下看,通篇都是溢美之辞。

相比赵普写文章,半天憋不出一个屁来。

卢多逊那是名副其实的进士,博涉经史,文辞敏捷,即便是白话文也写得流畅优美。

耶律敌烈都给夸得有些脸红,不好意思的又看了几遍,然后恋恋不舍的看余下的文章。

接下来的几篇文章或是宣扬孝道,或是好人好事,或是精彩文章。

耶律敌烈大感震撼,叹为观止。

中原远比他想象中的更要可怕。

耶律敌烈记得他父亲耶律德光曾经说过一句话:“崛起的中原不可敌,能够身在中原混乱,礼崩乐坏的时代,是何等的幸事!我契丹当趁中原疲软,民心不定之际,入主中原,取之国祚,问鼎天下。”

唉!

一声长叹,耶律敌烈低声道:“现在的中原,就是不可敌的时候吧。”

路上随意遇到的书生,都了解国事,心系国事,何况他人?

洛阳本就因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一扫往日没落。自从任命为西京以后,地位更是直线上升,加上洛阳城的整体修缮。

这承传多年的历史古都正在一点点的重现昔日光彩。

耶律敌烈如同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一样,带着几分麻木的道:“这一重建的洛阳城,以胜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许多。”

这还未到汴京,一路上的见闻,已经令他有些麻木了。

在洛阳驿馆住了一宿,第二日,他们一行人继续赶路,沿着官路东行。

一路上的商贩,文士武夫往来不绝。

个别看出他们身份的还会上前问好行礼。

沿途的百姓见到他们,只是自主的将路让开,并没有任何惧怕的意思。

耶律敌烈忍不住问了一句:“中原的百姓见官不惧吗?”

李穆道:“最初是怕的,这些年好多了。别的地方或许不好说,但大王已经进入了天子脚下。这汴京城中有一个寇判官,还有一个韩钟馗,谁敢随便寻百姓麻烦?在汴京有一句话叫‘没有判官寇不敢抓的官,也没有韩夫子不敢弹劾的人’。”

耶律敌烈大开眼界,奇道:“这有判官有钟馗,有没有阎王?”

李穆怔了怔,笑道:“阎王自然就是今上……”

耶律敌烈细问之下,方才探听出了一点昔年旧事。

耶律敌烈进献云九州意义之重大,并不亚于吴越献土。

对于接待他的排场也仅次于钱弘俶。

由五相相迎,罗幼度亲自在汴京皇城迎接。

耶律敌烈见此排场,也是红光满面,但他不愿意当第二个钱弘俶,在汴京城中享受,所以表现得极为虔诚,纷纷与五相行礼,并不以契丹王子的身份示人。

入得城中,整条御道聚满了百姓。

除一部分撒花的百姓是城中豪绅为了表现自己对朝廷的支持以外,大部分都是自发聚集来的。

中原人对于主次分得很清。

在绝大多数人眼中,与江南、巴蜀、岭南作战,那是属于内斗,自己人打自己人。

但是收复燕云十六州不一样,这是真正的荣耀。

燕云十六州为契丹占据,从道义上来说,那是中原汉人的痛。

历史上赵匡义为何拿了北汉不满意,还要去拿幽州?

他很清楚,拿了北汉,固然可喜。

但对于他的地位并不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