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战舰为桥(第2/3页)

高怀德高居马上,瞧着对面的营寨,安静的当着他的美男子。

这位常山白马银枪的传人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自小就在祖父、父亲的教导下学习兵事。

与这个时代大多将领靠着野路子,纯吸取经验一路滚打上来的情况不同。

高怀德是属于那种又经过系统训练,又身经百战,临阵经验十足的高富帅。

既有理论又精于实战,大理在大渡河布置的三寨防线确实精妙。

但高怀德理论实战一结合,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浮桥这一逆鳞,所有战术皆围绕浮桥来制定。

杨怀安作战经验丰富,可他对上高怀德这种要什么有什么的大将,真不够看得。

河间沙州的石堡寨失守,河岸上的左右两寨就很尴尬了。

他们让常思德、张琼左右一怼,只能各顾各的。

袁继忠、皇甫继明这两位小将也是在万千兵士中提拔出来的豪勇之士。

面对中原的尚武之气,第一次担当重任的他们激动毫不怯场,无畏地冲在最前头协助常思德、张琼,拿下了大渡河南岸。

高怀德见对岸战火已停,大手一挥,道:“将所有战舰列于河面,以战舰为桥,全军渡河!”

……

建昌府邛部州乌弄城。

在得知中原大军抵达大渡河北岸之后,高方便知该来的,还是来了。

他并不想与中原为敌,但是敌人已经陈兵于疆界,却也由不得他不打。

故而集齐兵马北上前往大渡河。

高方此举有两个目的,其一向中原炫耀自己的军势,其二借助大渡河之防线,让中原知难而退。

只要不起战事,自己认点怂,多给一些岁币贡品什么的,都不是事。

脸丢的是大理段氏,跟他这个岳侯有什么关系?

高方完全低估了罗幼度的魄力,低估了中原百战劲旅的实力,以及中原研发的黑科技。

他想不到中原大军刚抵达对岸,一刻都不休息,立刻发动攻势。

急冲冲的点齐兵马北上,一路快马加鞭,来到了邛部州乌弄城。

这邛部州在北周、隋、唐为邛部郡,后乌蛮笃慕现居之地。

笃慕蛮原本生活于荒凉的大山之中,就是一处毒蛇毒虫盛行,狗不拉屎,鸟不生蛋的地方。

高方将他们迁徙至建昌府,环境提升了何止千百倍。

在定居邛部郡的那一瞬间,笃慕蛮就将自己的世居之地,抛弃了一干二净。

将自己的族民都改成了邛部川,开开心心的在邛部定居,并且亲切地称呼自己所居之地叫邛部州。

“岳侯!”

一个身型矮小,但四肢极为粗壮的中年人带着几分惶恐地来到高方大军之前。

他脸色苍白,声音有些颤抖。

高方眯眼看着面前的中年人,说道:“阿伏,你慌什么?”

中年人就是邛部川的酋长,名字很简单,就叫阿伏。

高方早年听过阿伏的传说,猛兽都不敢横行的沼泽里住着一支笃慕蛮族。

他们如若鬼魅,在丛林中,族人皆有以一当百之能。

高方派人与之联系,劝说他们迁徙至建昌府,本想着让他们助自己一臂之力。

结果发现压根不是那么一回事,酋长阿伏胆小怕事,遇事就躲,遇到危险就藏,根本指望不上。

高方也没有因此出尔反尔,反正他将建昌府的本地人都迁徙到了大理、昆明,建昌府缺人,让他们填充当地人口也能给大理增加一些税赋。

真将笃慕蛮族赶回深山老林,他们愿意交税,自己还不敢派人去取呢。

一连十数年下来,高方意外发现自己小觑了这个叫阿伏的酋长。

原本只是不足千人的蛮族,短短十数年间,吸纳四方流民居然发展成了一个上万人的部族,扩张了数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