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登基大典(第2/3页)

因郭荣改良货币,中原缺铜,派水部员外郎韩彦卿、尚辇奉御金彦英带着数千匹帛来交换铜,王昭也在翌年遣使献铜五万斤来见……

不管未来如何,现在的高丽对于中原很是虔诚。

罗幼度没有任何理由不让他居于第二。

若不是罗幼度对于吴越钱氏的偏爱,将高丽使者居于第一,都说得过去。

但不过怎么说,吴越钱氏与高丽使者,前二的地位是无人可以撼动的。

然后就是各种回鹘使者、吐蕃使者……

甘州回鹘与朝廷签订的是甥舅盟约,以中原为舅。

这里的吐蕃也不是指西藏上的那群狗脑子都打出来的吐蕃王室,而是位于陇右、河曲、青海湖附近的吐蕃强部。

周太祖、世宗时期,中原的马大多都是从西方回鹘、吐蕃强部购买的。

各取所需,相处得不差。

接受各方使节的参拜,罗幼度领着一众人使节与文武大臣登上了大庆门。

战鼓也在第一时间敲响!

潘美作为御营司都指挥使,领着雄赳赳,气昂昂的御营司最先接受检阅。

御营司原本的最高长官是统军,随着罗幼度登基之后,这统军之位就不能再用了。

御营司都指挥使就成了最高长官。

潘美一身靓丽的明光铠,配上威严恢弘的气度,仅凭外貌就有一股令人心折的感觉。

在他身后是一色衣甲鲜明的兵士,他们身披铁制札甲,內裳统一为血一样的红色。

潘美高呼道:“御营司下辖十军,请陛下检阅!”

御营司一开始只有六军,但后来扩充了舒元的散员,尊郭荣遗命,左右虎捷军以及郭廷谓部以及水军编入御营司,也就成了十一军。

至于水军,主力皆在长江附近,无法参加此次阅兵,故只有十营。

御营司或许实力不及殿前司,但精气神绝对是禁军三司中最旺盛的。

数以万计的兵士,齐声高呼:“请陛下检阅!”

山呼海啸的呐喊,将战鼓声都掩盖了下去。

周边使节见状,人人惊骇。

他们不是凑不齐万余兵士,但这种统一制式,统一步调的兵士,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做到。

罗幼度在城楼上大手一挥,御营司的将士高举兵器,呼喝了三声:“大虞万胜,陛下万胜!”

带着山呼海啸之音,从大庆门前而过。

张琼龙卫军。

张琼不在是一身缝缝补补祖传破甲,而是涂抹着金漆的山文甲,将肥硕的身躯完全包裹,眼神炙热的看着上首,身后步骑整齐列队,悉数一字排开,气焰尤为雄壮。

党进的龙骧军,一色锁子甲,人马安安静静的无声而立。

尽管战马颜色参差不一,但毫不折损军队威势,掩盖不了兵士身上展露出的那股自信。

在龙卫军、龙骧军之后是常思德的天威军。

……

一支支劲旅从殿前经过。

御营司起头,侍卫亲军司居中……

殿前司作为压轴出场……

殿前司依旧是装备最精良,战斗力最可怕的劲旅。

他们一色的黑甲黑裳,好似死神一般。

殿前司都是从老兵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兵士,老兵身上的煞气汇聚成军,令人望而生畏。

周边的使者都有些麻木了。

他们以为御营司已经足够可怕,没想到后面还有与之相差无几的侍卫亲军司。

想着应该要结束了吧!

又来了更加吓人的殿前司。

……

凉州豪强潘罗支、贺智瑶互望一眼,看着彼此眼中的震撼,皆读懂了彼此的意思。

他们闹归闹,斗归斗,别拿中原开玩笑。

李处耘这个使者就是太上皇帝,将他供着,不能得罪。

给了中原入侵的借口,就这军势?

他们拿头来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