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发酵(第3/3页)

少年摇头道:“我不要你的钱。”

中年人笑得更欢道:“有骨气。这样吧,我等下捐一套书给寺里,寺里的慧茹大师是个智者,不懂的,你可以问他。”

“我送你一副字帖,这没理由拒绝吧!”

中年人将横渠四句送给了少年。

中年人是一个很寻常的商人,早年也是读书人,因读书没有前途,转而经商,家财越来越丰厚。

人也变得越来越市侩,直到看到的横渠四句,早年寒窗苦读的情形浮现眼前,刹那间累积的这些家财不香了。

正好听闻了千乘寺后山有一对母子,人生第一次散财,还未散出去。

“走了!”

中年人挥了挥手。

少年恭恭敬敬的作揖:“吕蒙正谢过恩公,敢问恩公大名!”

中年人笑道:“羞报名号,就此别过!”

少年吕蒙正看着手中的横渠四句,眼中也闪着异彩。

类似之事,在中原各地屡见不鲜。

对于读书人来说,横渠四句便如精神粮食,让人热血沸腾。

真正引起轰动的地方是江南。

江南是五代乱世的净土,江南文风之盛,冠绝天下。

一直以来江南都瞧不起中原。

中原的文教,中原的文化,中原的诗词,凭什么跟江南比?

也就是武力强一点,能打一点而已。

但随着横渠四句传入江南,江南上下噤声。

“父王!”

李从嘉一瘸一拐地来到了李景面前。

见李景偷偷的将一副字帖藏在怀中,也不理会,说道:“父王,孩儿想去汴京。”

李景皱眉道:“你去汴京做什么?”

李从嘉敬慕道:“去见一见中原天子,看一看能写出御箴四句的人,到底是何等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