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屎都赶不上热乎的(第2/3页)

这是他站对位子的褒奖。

魏仁浦,他的才华能力太让罗幼度喜欢了。

但这样的人首相是不能给他的,授予三公职位,留在庙堂出谋划策,动脑子就好,事情就交给宋琪、窦仪、赵普这些人去干。

这个时间段,王溥、魏仁浦、宋琪都在议政厅理事。

得到召见,三人一并步入大殿。

“我刚刚看了奏章,确实……新朝财政有些吃紧。我得负主要责任……只是向我要钱,这就不要想了,我比你们更穷,北汉的国库还比不上我查抄萧思温家的所得。不过朕想到一个法子,可以回回本。这登基大典得寻个时间办了,稍微弄得大一点,邀周边诸侯派人参加。参加登基大典,总不至于空手来吧。收些礼品,扩充一些国库,应对眼前之急。”

王溥、魏仁浦、宋琪面面相觑。

道理是这个道理,说得如此直白,只怕也就罗幼度一人了。

王溥咳了咳,缓解尴尬,说道:“确实定了几个日子,由陛下决择。来年大年初一,二月二,三月三,还有三月十六,皆是好日子。”

罗幼度想了想道:“那就订二月二,大年初一,太赶,得给他们准备礼物的时间。三月以后,又太晚。二月二,龙抬头,也算是一个吉利。”

王溥、魏仁浦、宋琪自无异议。

“此外……”罗幼度说着望向殿下众人,说道:“鉴于赵匡胤谋逆,宫中上下竟无任何应对之法,可见皇宫制度有着巨大的漏洞。朕欲开武德司,诸公可有异议?”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十分严厉。

摆明了不是商量的态度。

王溥、魏仁浦、宋琪三人都不太乐意,却也明白有了赵匡胤、范质这两个的前车之鉴,这皇宫政策制度不加以改变,任谁来当这个皇帝都睡不好觉。

也没有在这个当头触犯罗幼度的眉头。

武德司改不改名,以后再论,但是当前之要,先要将机构弄出来。

这皇帝必须要有眼线,也必须要有杀人的刀。

接下来一段时间,新朝就围着建宗庙,举办登基大典这两件大事筹备。

罗幼度也开始一步步调动官员的职位,让有能力有与自己走得近的人升迁,有能力不跟自己走得近的继续熬一熬,这叫历练。

因前朝关系网爬上来的,自然要清算一波。

想治民,得先治吏。

罗幼度治吏之心,并不是说说的。

罗幼度老上司崔衍已经因年纪致仕,罗幼度准许他加转一官致仕,还许他领半数薪俸,安享晚年。

他这一退,开封府待制的位置就空缺了。

罗幼度没有继续安排人接替,而是让开封府判官薛居正调入吏部担任侍郎,将寇湘提拔上来,授予他权开封府事。

这命令一下。

京畿上下的所有达官贵胄都有一种脚底发凉的感觉。

寇湘已经继阎王罗之后,正式给人称呼为判官寇。

有这一白脸判官在,任谁犯事都得悠着点。

曲阜孔家。

孔尧看着门口的衙役,怒道:“安县尉,你这是要做什么?”

安康顺苦笑道:“县令让我来征收粮税,孔先生乃当代大贤,莫要为难在下了。”

孔尧看着凶神恶煞的衙役,气急败坏地道:“又不是不上缴,哪有强行征收的道理!”

安康顺心底冷笑,暗忖:要不是生得好,老子真就来抢了,跟你逼逼赖赖。

要说世家,这天下不管是什么王谢五姓,跟孔家相比,都是过眼云烟。

一直以来,孔家都因出了孔子这一个圣人,而受到了各朝各代的优待,甚至于还授予公爵、王爵。

但五代时期,军阀林立,武夫当政,孔家的噩梦因此到来。

一群杀人不眨眼的武夫,他们只认得自己手中的刀,不是你姓不姓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