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南北异动(第2/3页)

这才有了李光睿远下秦州购粮的举动。

对于自己父亲的意图,李光睿亦是了解,问道:“中原情况如何?郭天子驾崩了没?”

他这一行人有马有粮,怕被人发现,走得都是偏僻小路,对于中原局势,完全不了解。

李彝殷皱眉道:“中原已经换了皇帝,罗幼度开了新朝,当了中原天子。”

李光睿表情吃重道:“这可不好办了,阿爹,这个罗幼度可不简单。当初我们攻取府谷的计划就是让他破坏的,他的能力,不亚于郭天子。让他坐稳了位子,我们没有活路了……”

……

南唐金陵。

辉月楼。

随着臣服于中原,李景的小日子过得反而更加滋润了。

原先身旁有一个庞然大物,李景不得不每年拉紧裤腰带,将一大笔的钱财用来充实军备。

但随着淮南一战过后,李景意外发现中原要求的岁币并不高,远不及他之前用来扩充军备的军饷。

这上缴了岁币,还能剩一大部分自己用。

这买卖可是一点都不亏。

不用担心挨打,也有足够的钱财挥霍。

唯一不同的就是自降一个辈分,从天子到江南国主而已。

这有什么?

本来李景就丧失了北伐争雄的壮志雄心,现在安逸的生活更是将他最后一点志气磨灭了。

李景现在三五十天的就要举办一次宴会,或是江南雅园,或是风景名胜,或是在这辉月楼之上。

满朝文武纵情声色,将文人雅士,浮夸吹嘘。

在这种风气之下,江南第一才子,莲峰居士李从嘉的大名已经响彻江南。

尤其是多年前,江南战败,李从嘉一首哀思,以人喻事,令之才名暴于南北。

李景靠着高椅之上,听着四周文人墨客围绕诗词歌赋,或者经史子集相互切磋赞叹之语,只觉得灵魂都得到了升华。

李景目光落在李从嘉身上,看着脸带忧色,被众人拥簇在中心的爱子,脸上洋溢着慈爱的笑容。

这才是自己的儿子嘛!

听话,懂事,有才,人长得也俊秀。

简直跟自己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

只可惜不是长子。

李景有些小小的失望。

这时一内侍来到身侧,对着李景一阵耳语。

李景眉头一皱,明显露出不耐烦的表情。

他挥了挥手,起身走到了辉月楼的内厅。

江南太子李弘冀正在厅中站着,听到动静,回过身来,惊喜道:“父王,好消息啊!天大的好消息,您看,这是中原传来的檄文。哈哈,郭天子尸骨未寒,符皇后不甘寂寞,与罗幼度霍乱宫闱。这可是大周太子发出的檄文,共邀四方诸侯讨之。还不止这些,罗幼度居然篡周自立,自己当了皇帝。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李景充耳不闻,怒斥道:“你是国之太子,怎能如此不知礼数?”

他完全不在乎李弘冀说的内容,只是在意为什么自己进来,李弘冀不给自己行礼。

这亦是他最反感,甚至厌恶李弘冀的原因。

一点都不听话,喜欢自作主张,自以为是,半点也不像自己。

李弘冀反应过来,赶忙行礼问好。

“儿臣,参见父皇!”

李景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在上首坐下,不悦道:“这种檄文三岁孩子都瞒不过,你居然相信了?让你少跟那些武夫往来,别像他们一样,就知道使用蛮力。”

李弘冀作揖回道:“父王,孩儿也不信。不过信不信,还是我们一句话的事情?我们说信了,就有理由北上,收复江淮之地……”

“混帐!”

李景瞬间暴怒,赫然而起,怒道:“你是想我江南国除宗庙绝嗣?若能收复江淮,早在两年前,江淮就不会丢。现在再说收复江淮,找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