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尴尬的李筠(第2/3页)

“仁肇,你即日起率水师南下,在汉水之畔驻军。记住了,你边上是李使相,此人与我关系不错,但他对周太祖极为敬重,我取周代之,他的立场我现在吃不准。与他打好关系,但也得留个心眼。”

林仁肇高声道:“末将明白!”

“张雄,你领麾下五千兵马进驻巢湖。江南水军,若敢越界,直接入长江一战。”

张雄此刻已经没有半点平民百姓的模样,沉稳刚毅,已有大将风采。

罗幼度脑中浮现当初在东淝河畔与之相会的景象,当初就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才,没想到成长的如此迅速。

林仁肇不止一次地在私下夸赞张雄认真肯学,极其自律,倾囊相授自己的水战之法。

只是短短两年,已经成为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了。

张雄起身道:“遵命!”

罗幼度突然想到一事,说道:“此次南下,张义是否随军而行?”

张雄道:“自然要的,他们都是陛下的兵,哪有退后的道理。”

张雄有八个儿子,分别是忠孝仁义礼智信廉,除了智信廉还小,都在军中担任都头。

用他的话说,我们一家子全靠陛下而活,理应为陛下效死。

罗幼度感慨道:“只是可惜了呀,本想亲自参加令郎婚礼的。你这一走,就没机会了……不过放心,这礼物一定送到。”

张雄心底更是感动,“末将替我儿,谢过陛下。”

“你们先去吧……”

林仁肇、张雄先行告退。

罗幼度望着石守信、郭廷谓两人,说道:“廷谓!你率领本部前往泽州担任刺史,石老哥,你驻军卫州,你们两人留意李筠的动向。万一他反了,廷谓主守,石老哥后发制人,主攻。”

石守信一脸凝重,说道:“李太尉是周朝大将,他若反了,影响深远。”

郭廷谓也道:“如此增兵泽、卫两州,会不会适得其反?”

罗幼度摇头道:“增兵泽、卫两州,就是要他知道,我们有了准备,哪怕敷衍一下也好,我都可以不予计较。就怕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就怪不得我了。”

此事说来也好笑。

就在昨日,罗幼度收到了李筠的回信。

不久前,罗幼度以大周宰相兼枢密副使的身份给李筠写的信,信中对着李筠一套吹捧,然后让他来京述职。

李筠很给自己面子,表示自己在潞州准备一下,入京向符皇后述职。

不过李筠在信中对罗幼度流露了小小的不满,说节度使难当,管得太紧,希望能松一松,隐隐表露两人相互交好的意思。

李筠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为了防止武将作乱,郭荣大肆扩充禁军,对于节度使的权力做了全面地收拢。

不管是兵权、财权还是行政权力,都给予了限制。

因此现在的节度使已经没有多少反叛的力量了,但有些个别除外。

李筠便是因为与北汉相邻,需要自主权防御北汉,手中的兵权并未削弱,不过财权、行政的权力还是受到影响的。

李筠希望能够恢复一定的行政权力,在他看来,这在外的边帅,跟在内的权臣做个交易,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两人一内一外,可以相互照应。

结果悲剧了。

只是睡了一个觉,罗幼度从权臣变成了皇帝。

这等于是李筠再向罗幼度这个皇帝发牢骚,做交易。说手上的权力不够,得多给我一些。

不知道李筠是怎么想的,反正罗幼度觉得有些搞笑。

若是寻常时候,罗幼度这么安排,李筠可能觉得自己受到了不信任委屈,会起到反效果。

但在这种心照的情况下,罗幼度就是要让李筠知道,他已经做了防备。

最好别乱来。

如罗幼度预料的一样,李筠受到罗幼度以皇帝名义召见的时候,那感觉就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