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立于不败之地(第2/3页)

说明什么?

绝对不是契丹人有多么多么厉害,杀穿了宋军军营,打到了宋军皇帝的御帐。

就是不注重防守,给耶律休哥这样的名将抓到了破绽,送了一波经验。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罗幼度的想法就很简单了。

就如兵法里说的,先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来寻求克敌制胜的方式。

契丹骑兵最大的弱点就是打不了攻坚。

骑兵上不了城墙,也破不了营寨。

幽州城就是刀板上的肉,已经到了嘴边,不急着吃。

先将营寨立起来再说,想要救援幽州,那就得下马来攻军寨。

同时大周诸将想要去浪也可以,哪怕战败了打输了,往营寨一跑,便能兜底,将损失减至最小。

这种打法唯一的弱点就是后勤问题。

毕竟河北境内一马平川,契丹的骑兵嚣张一点的,甚至可以直接跑到黄河北岸。

契丹不缺战马,一人三马,轮换着来。

就他们的机动灵活性,一般军队真抓不到他们。

但是现在他们的粮道改走海路,粮食直接从登州口岸运到津沽。

在津沽他们也建造了一个水陆相连的军寨用来屯放粮食。

津沽到幽州,不过两百多里。

守这两百多里的粮道,可比守整条河北的粮道要轻松得多。

故而这建造军寨,围点打援什么的都上次要的。

主要目的就是一个,在战略上立于不败之地。

你契丹不愿意死战,想要靠偷袭取胜。

那我就给大军套上一层龟壳,看你怎么偷袭。

反正急的不是我,只要啃下了幽州。

就凭契丹的攻城技巧,想要取回,那就不容易了。

韩通说着从怀里取出一块羊皮,说道:“对于这立寨防守,在下自问有些心得,还请招讨使指教。”

他说着摊开手上的羊皮。

罗幼度细细端详,羊皮上面草草地画着立寨之法,大寨保留不变,但是韩通在大寨周边还布了一些前后呼应的小寨,相互联动,拱卫着大寨。

罗幼度意外地看了韩通一眼,说道:“妙呀!如此一来,大小营寨都活络了,左右遥相呼应,可攻可守。步帅真是的,怎么不早拿出来。好在现在及时,没有坏事。步帅,你再画三幅图纸,四门皆照此此方法建造营寨,保管让那个睡皇帝哭都哭不出来。”

韩通见罗幼度如此反应,也极为高兴。

这图纸他早就想呈献了,只是担心未知的麻烦。

罗幼度也猜到了韩通的心思,不以为意。

确实存在许多不愿意听反对话语的人,罗幼度则相反,他知道人力终有穷尽之时,多听听不同的话,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这韩通果然是个人物。

罗幼度之前一直以为大周河北边境安逸是因为自己符彦卿老丈人的威慑力,因为萧思温这个留守不喜军事的原因。

现在看来,韩通所布置的防线,必然也存着举足轻重的关键。

难怪郭荣如此器重他,让他来执掌侍卫亲军司,打算用他来代替李重进,与自己、赵匡胤组建新的三司禁军。

历史上韩通是唯一一个死在陈桥兵变里的大周高级大将,就是死在王彦升手上的。

现在他的结局应该会不一样吧。

这种人才,真要有个意外就太可惜了。

罗幼度深知进攻重要,防守更加重要。

不然秦始皇不会大耗国力的修建长城,历朝历代也不会不断的加固修葺长城。

一套优秀的边境防线,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毋庸置疑的。

“在防守上,我不及你。步帅,契丹睡皇帝,大约还有十数日即到幽州地界。防备上的事务,关系我军胜败,千万别客气。”

韩通道:“是在下妄作小人了,定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