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选择(第2/3页)

赵匡义长叹了口气:“王指挥使先在这里呆着吧,哪里都不要去了。晚上的时候,跟着我与兄长一起出皇城,然后休息几天。看看情况再说。”

“放心吧,兄长说了。此事是你为他出的头而起,哪怕拼着这个殿前都指挥使不干了,也要保下你来。他让我来之前,都点检已经派人传话召见了。估计少不得挨一顿训斥……”

王彦升闻言眼圈顿时红了。

他从动荡中摸爬打滚过来的,原本对于“忠心”二字是嗤之以鼻,觉得天大地大,不如自己最大。直到遇上了赵匡胤,为他的人格魅力折服,愿意为他而战,为他而死。

“三公子,不可如此!末将何德何能让都指挥使这般对待,千错万错都是我一人的错,所有的过,我一人承担。不可为了我一人毁了自己的事业……三公子,末将恳求你去劝劝都指挥使。不当这个散员都指挥使,末将还能给他当牙将。可他真要因此丢了官职,我们一干弟兄都要一起完蛋。”

想着赵匡胤如此大恩,王彦升跪伏在地,不住地磕头。

赵匡义忙将王彦升扶起,慎重的说道:“放心吧,一切都有兄长与我,哪怕真的不得不离开殿前司,也会为你找个好出路的。”

……

赵匡胤拜别张永德,走出班房,回头望了一眼,大步离去。

王彦升此次的祸闯得实在太大,自从得到消息的第一瞬间,赵匡胤就知道王彦升在殿前司混不下去了。

军中是一个讲功勋讲资历的地方。

石守信是殿前司最早的一批骨干,而且战功彪炳,身为殿前都虞候的他,也比王彦升的散员都指挥使高两个级别。

从严来说,王彦升的行为叫做犯上,在军中可是重罪。

无论如何都保不住的。

但赵匡胤更加清楚自己没有的选择,就算保不住,也得去保。

历史上赵匡胤能够成功的黄袍加身,手上握有三大力量。

核心力量是义社十兄弟,他们都是赵匡胤崛起时的结拜兄弟,人人身居要职,其次就是他在殿前司培养出来的亲信,最后是老赵家的人脉。

他老爹赵弘殷在后唐、后汉、后周都身居高位,他爷爷赵敬也是后梁、后唐的高官,在侍卫亲军司中有很深的人脉,其中耳熟能详的就是韩令坤、高怀德、张令铎、慕容延钊。

就凭这三股力量,他不当这皇帝,谁来当?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因为罗幼度的出现,赵匡胤并没有如历史上那样受到时代的眷顾。

首先他最核心的力量义社十兄弟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义社十兄弟是赵匡胤、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这十个人。

但是赵匡胤并不是义社十兄弟里的老大,十兄弟里地位最高年纪最大的是李继勋。

只是赵匡胤武艺高强,为人仗义,在十兄弟里他人缘最好。

但人缘并不能当饭吃。这一阶段,大家都是兄弟,除了李继勋以外,谁也别想踩在谁的头上。

历史上赵匡胤是凭借自己在淮南之战中可怕的表现奠定了在义社十兄弟中老大的地位。

而今赵匡胤依然打出来神乎其神的战绩,单骑斩将,取滁州,破李景达、陈觉于瓜步,横行于六合、扬州一线,以一万兵马逼迫的南唐援兵不敢渡河。哪怕最后吃了小亏撤了,也非战之罪。

面对四面合围,南唐出了五倍于他的兵力,依旧没能留住他,让他从容而退。

表现不可谓不出彩。

然而面对罗幼度的珠玉在前,赵匡胤终究还是逊了一筹。

这也导致了历史上义社十兄弟服气赵匡胤这一情况不成立。

赵匡胤没能当上义社十兄弟的老大,除了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这些人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