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谁敢不服,找他来辩(第2/2页)

窦仪惊喜作揖道:“能在先生手下任职,仪倍感荣幸。”

罗幼度笑着目送窦仪离去,然后从案几上拿出一张地图认真琢磨。

尽管可能性微乎其微,他还是忍不住在想如果赵匡胤一不小心马失前蹄那该怎么接着往下打?

他坏坏地想着。

其实在他看来,赵匡胤吃瘪真不是一件坏事。

南唐的国情跟他们大周不一样。

南唐是文人执掌权柄,庙堂多是浮夸之辈。

所以大周一路横推,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敌手。

但是在清理了一批浮夸之人以后,真正能打能战的将领就会站出来挑大梁。

大周上下显然给一连串的胜利迷糊眼了。

真以为南唐这个十国最强是泥捏的,连郭荣这个皇帝都未必能够冷静地看待这一切。

在郭荣分兵的时候,罗幼度修书劝过他,让他莫要过于激进。

但是他也知道郭荣不会听的,或者他自己也是身不由己。

郭荣是大周天子,他坐在这个位子上目光视线,所思所想与常人不一样。

他可以偏心,但不能专宠。

寿州久攻不下,前来征伐的诸多将官寸功未立,而自己与赵匡胤这边却是捷报连连,其他将领看在眼里怎么可能没有意见?

故而分兵四散掠地是大势所趋,即便是郭荣也阻止不了这种情况。

罗幼度之所以写信修书,也不过是找找存在感而已。让自己的老板在事后来一句“悔不听幼度之言。”

足矣。

但事实上即便重来一次,郭荣依然没得选。

赵匡胤的失利,能让已经将眼睛看到天上去的周将,早点意识到真正的大战即来也是好事。

这死道友不死贫道,总不能自已去求一败给别人提醒吧。

“报!城外有一人,自称是四直都虞侯杨光义,他奉殿前都虞侯赵匡胤的命令特来向您借粮!”

突然,殿外传来了侍卫的声音。

“唉!”

罗幼度颇为遗憾地叹了口气,人却第一时间窜了出去,高声道:“杨都虞侯在何处?快带我去见他!”

在他心底赵匡胤属于敌对势力,赵匡义这家伙,更不受他待见。

但他决对不会让任何人看出他对赵家兄弟有半点成见。

尽管接触不深,他罗幼度就是佩服赵匡胤的武勇军略,他罗幼度就是欣赏赵匡义自创的无敌阵法。

谁敢不服,找他来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