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再次内卷(第2/2页)

他虽在征求意见,但那语气可不是跟李景达商议的样子。

李景达憋着火,道:“便依监军之言。”

为防万一,他安排了大量斥候探查周边情况。

南唐军一行两万人弃船来到了瓜步山。

瓜步山是长江以北的一处军事要地。

南北朝时期,北魏拓跋焘反攻刘宋率兵至此,凿山为盘道,设毡殿,隔江威胁当时的建康。

虽然时隔多年,但瓜步山依旧残存昔年的痕迹,是一处安营休整的宝地。

只是安了营,方是宝地,营寨未立,便如筛子一般。

六合。

赵匡胤高居马上,带着几分焦急地等着探马的消息。

李璟任命李景达、陈觉即将渡江支援淮南,赵匡胤便兴奋得难以入眠。

以他手中的兵力,强行攻城并不现实,故而力求与敌野战的机会,一直安排斥候探马调查李景达、陈觉的动向。

得知两人今日渡江,赵匡胤毫不犹豫地领着八千兵士出了滁州,直接抵达六合,寻找战机。

“报,唐军在瓜步山安营扎寨。”

赵匡胤沉吟片刻,豪气干云地大笑:“他们不敢进兵,想必对我们心存惧意,既然如此,便主动出击,要他们看见赵字旌旗就瑟瑟发抖!”

赵匡胤武艺超绝向来敢战勇战,不管对方多少人都积极求战,从不退后半步。

最可怕的是不管遇到什么局面,多大的劣势,他都能在与敌人的对决中洞察对方的弱点,从而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一次自然亦不例外。

赵匡胤趁着李景达、陈觉立足未稳,犹在安营的时候,主动出击。

李景达、陈觉尽管在赵匡胤进兵途中,前哨探知了对方的动向,没有给打个措手不及。

但还是因为仓促应战,临阵指挥方面给赵匡胤完全碾压,丧师近五千余数。

方刚过长江不足一日,便撵回了江东。

赵匡胤凯旋回到了滁州。

大步走进滁州府衙,人未入内,声音先至。

“匡义,你是没看到李景达、陈觉那落荒而逃的模样,只恨兄长手上没有水军。要是能生擒两人,那便是真正的大功了。”

走进了殿内,赵匡胤见赵匡义并未与自己一道开心,而是勉强地挤出了一个笑脸,心底不由发怵。

“怎么了?得到什么消息?”

赵匡义低叹了口气道:“罗幼度策反了和州防御使吴翰,拿下了和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