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第2/2页)

符彦卿皱眉道:“你们读书人不是讲究为民除害?你身为一方父母官,居然纵容此等恶行?”

罗幼度道:“此事发生开封境内,晚辈责无旁贷。不管是谁,绝不纵容。可发生于崞县,这已超过晚辈的职权范围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是罗幼度对于自己在开封府任职时定下的原则。

这也是他从未来的青天大老爷包拯身上学来的东西。

包拯在宋朝的时候,怼天怼地对空气是名副其实的青天大老爷。

但真正了解包拯的人会发现,包拯的政治智慧极其高明,在宋朝那个文管内卷严重,你唱罢来我登场的时候。不管是王安石、范仲淹还是苏轼、陆游他们都是好官清官,结果给贬来贬去,尤其是苏轼、陆游都给整成旅游向导了,大宋疆域的旮旯角里都有他们的身影。最关键的是苏轼、陆游还是有家族背景的。

而包拯就他爹就是虞部员外郎,再祖上三代全是农民百姓,一个让满朝皇亲贵族文武勋贵胆寒的人,居然能够在北宋的朝堂上屹立不倒二十余年,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但细细研究下来却能发现包拯为民请命于他担任知县、知府、全知开封府的时候,那阶段庙堂上什么枢密院政事堂狗咬狗,咬的一嘴毛,他看都不看一眼。而惩治权贵、弹劾奸臣给人叫成阎王包的时候,是在他干给事中、御史中丞的这一阶段。他干的都是本职工作,人家吃这碗饭,拿这份工资,让人无话可说。

罗幼度不敢说自己有包拯的情商,但以他为榜样,保管错不了。

不管你符彦卿说出花来,现在的他,只干开封府法曹参军的活。

符彦卿脸色阴沉了下来,怒气冲冲的甩袖而走。

罗幼度却不以为然,尽管失去一个机会,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他不在想此事,继续拿着兵书认真阅读。

气冲冲的符彦卿钻进了马车,弄得周边护卫寒毛卓竖,他们跟随符彦卿多年,深知自己的主子,那可是将人命视为草芥的主。

马车远离了开封府,车里传出了一声感慨:“现在的年青人都这么沉稳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