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小鱼:贤后式端庄.jpg(第2/3页)

他就算是在暗暗报复嘲讽,别人一看那个“执事有制布纲治纪”也没法指责他心胸狭隘不是。

但是……他现在很后悔给别人解读的余地。

什么他爱慕元烈,就算亲手杀了元烈也不允许别人对他置喙,否决了礼部拟的所有恶谥,亲自给元烈一个“平”字……

啊呸!想想都起鸡皮疙瘩!

要不还是从礼部给的谥号里选一个吧!

元熙想着,握住高怀瑜的那只手越来越紧。

“陛下?”高怀瑜有些不解。

“没事。”元熙紧紧抱住人。

唉,他和怀瑜绝美君臣情……怎么就没人有这种好眼光呢!

……

元鸿听了高怀瑜一席话,气冲冲就往福安宫跑,真就找爷爷告状去了。

元裕对元熙的感情很矛盾。

当初元烈和元熙争得厉害时,元裕对元熙失望至极,其实根本不是厌恨元熙,而是恐惧。一个庸懦的高位者,最怕有个太能干的儿子。

元裕当年能挟天子令诸侯,完全就是因为他的出身。皇室衰微并非一时,早在元裕父亲那一代,梁国皇室就已经不行了,老魏国公已经把路铺得差不多,元裕承袭魏国公爵位后,只需要找个时机受禅。

然而梁国很快内部生乱,碎了一块又一块。有没有元熙在,元裕都能篡位称帝,不过是篡一个只剩巴掌大的梁国,还是篡一个占据中原北境一半土地的梁国的区别。元裕想做皇帝,当然不会想做一个小国的皇帝,梁国要是就剩两三个州了,那跟山大王有什么区别?

元裕有些小气,他只爱用亲戚和那群旧勋贵,这群人全是跟他一样,受祖荫而富贵,并非是有什么大才能。而他就是其中领头的,当然一切只看这一群勋贵的利益。

他一定要让所有的功勋都在自己人手里,而元熙是他的儿子,又很能打,最合他心意。元熙帮他把梁国失地尽数收回,他便愈发疼爱这个小儿子,军权逐渐就交给了元熙。自己儿子,哪儿能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到了后来元熙功劳越来越大,他的心态自然就变了。

与元裕只爱用“自己人”不同,元熙在外经营多年,麾下聚集了一大批出身寒微的寒门子弟,武将更是大多曾为草莽。元裕最不喜这些低微之人,即便元熙竭力为他们请功,元裕也是多有打压。毕竟来分肉吃的旧勋贵已经够多了,怎么还能再让元熙拉一堆低微之人来分一杯羹?

他们父子之间的矛盾从来都不是元裕偏心大哥,而是元熙身后站了太多新的功勋武将。因而元裕厌恶元熙,有时候甚至想让元熙死。

可他是想让那个领了一堆草莽想来分羹的元熙去死,不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元熙死。

当年他直接鸟尽弓藏早早把元熙杀了,或是废了世子让元熙接任,最后都不会闹到今天这个地步。

可他到底还是个父亲,在这事上狠不下心,元烈是他的儿子,元熙也是他的儿子,舍弃谁他都不愿意。元烈和元熙斗起来,他就站在中间和稀泥,又因为元烈跟他站在一起,而不是像元熙那样领着群外人闹事,他会更偏心元烈一些。

但这并不代表他真的厌恶元熙,若是真的厌恶憎恨,他也不会犹豫了。他是拎不清,成天恶意揣测元熙,可当年元熙赴宴吐血之后,他说完那一大堆冤枉元熙的话,还是让几个名医去照顾元熙了。后来他私下里也问了元烈,把人责骂了一通。

他的想法就是,小儿子不跟他一条心了,那把小儿子软禁起来也就够了。真的有人想伤害元熙,他是会愤怒的。

同样的,有人伤害元烈,他也会很生气。他觉得元熙想害元烈,也觉得元烈想害元熙,这都是他不能容忍的。所以他总是在两人之间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

然而并没有想过要害大哥的元熙被他这样想,就会很委屈。元烈还步步紧逼,到了最后元熙一怒之下便真的把元烈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