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没开始(第2/2页)

经过两个月的争夺,议和派已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监察御史的位置,控制了朝堂的喉舌,只等着开年便直接对贾似道问罪。

于是,正月初七前,如雪花一样的奏折便递进了宫中。

官家与太后只好在初七的傍晚召诸臣内引对奏,以商量出个结果,好在初八的朝会上公布。

……

对于这场党争,赵禥并不知道如何是好。

他两边都不想得罪,因此在全玖的建议下装病休息了好一阵子,这次却是被太后逼着来了。

谢道清依旧是在珠帘后面坐了,听着众臣们弹劾。

渐渐地,她心里的立场便移到了贾似道的对立面,愈发认为贾似道是在谎报军情以拥兵自重。

当又一封弹劾的奏折念完,谢道清便开口提醒了坐在那昏昏欲睡的赵禥。

“官家。”

赵禥像是这才醒过来了,转头看向谢道清。

此时见有大臣上前,痛心疾首道:“本朝权臣稔祸,未有如贾似道之烈者!请陛下重惩!”

众人纷纷上前,齐声道:“请陛下罢贾似道之职,召其还朝问罪!”

他们声音很大,且个个须发俱张,满是怒容。

赵禥吓了一跳,更不知如何是好。

便见谢道清点了点头,道:“下旨吧。”

“那就……下旨?”

赵禥其实还是怕贾似道,但毕竟他隔得远,而围在他面前的重臣们在此时此刻反而是更吓人些。

总之是议定了,马上便让直舍人院起草旨意。

过程中,又有小黄门匆匆赶来,似乎称是枢密院有紧急军情,殿上则有人小声计议。

赵禥是不管这些的,眼看着那圣旨起草好又誊写了一遍、盖上大印,便盼着回后宫去喝酒玩乐。

然而,那道圣旨才被捧起来却又被放下,却没人再管它。

众臣还在计议。

直到又有几封文书从枢密院匆匆送来,曾渊子才上前一步,禀报道:“官家,大事不好了……淮西三府、六州、三十六县,已投降于李逆了。”

“假的!”

谢道清径直站起,走出了珠帘。

她方才看到了众臣慌乱的模样,就猜是有坏消息,她容忍他们先计议好再说。

但没想到是这样的消息。

“告诉老身这是假的!”

谢道清比任何臣子都慌,开口一喝,头上的珠冠已摔在地上。

“咣!”

赵禥又受了惊吓,低声喃喃道:“淮西是哪?情况很不好吗?”

众臣纷纷跪在了地上。

“臣等有罪!”

谢道清大怒,火气一上涌,上前便推翻了御案,喝道:“说有用的!什么叫三府、六州、三十六县丢了,不是还没开始打仗吗?都还没开始打仗!”

“太后息怒,大宋与李逆之战一直便未停过。只是朝中有人妄言议和,延误战机……”

曾渊子瞳孔震动,此时才发现殿上竟还有贾似道的人,在局势都至此地步之际还不忘内斗。

而李逆显然已经要南伐了,且一上来就是当头棒喝,直接占据大宋的如今疆域的半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