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四章 联辽破宋(第2/3页)

当牟珠再端着一碗泡馍进来,便看到丈夫正前倾着身子,仔细听女儿说话,如同下属一般。

她摇了摇头,在心中微微叹息,暗想丈夫这进士考来到底有何用。

“……”

“副使耶律乃乃,乃东辽王耶律留哥之曾孙。”

“耶律乃乃乃?”

江荻抬手比划了个“二”,继续道:“他兄长耶律古乃是广宁路万户总管,持金虎符,辅佐诸王控制高丽,是如今蒙古军中的实权人物……”

“这些,你是如何得知的?”

“又不是秘密。”江荻道:“我朋友在军情司,将这些情报分发给了所有负责迎接的官员,爹没收到吗?”

“为父昨日去招待房主簿了。”

“原来房主簿已到长安了,改日女儿当去拜会一二。”

“闲话少说,说说蒙元此时派使节过来意在何为?”

江荻吃过馍,抹了抹嘴,道:“还能为何?爹又不是想不到。”

江春才意识到自己确实是习惯了问女儿、而忘了独自思忖,沉吟了一会,又问道:“那……我们这边如何应对?”

“诸公近来常常借着西夏旧事讨论时局,谈论李元昊依宋和辽、联辽破宋之策。因我们暂无实力面对宋、元的联合攻势,须各个击破,战战和和,逐步扩张。”

江春没有太听懂,又拉不下脸来问这是什么意思,只好作出赞许之态颔首不已。

“这些,你一个女儿家是如何推测出来的?”

“秦九韶与女儿说的。”

“秦公?”江春捻须道:“我前些时日见到秦公,他似乎……不太爱开口说话?”

江荻不用猜便知道江春想说什么,肯定是拿热脸贴了秦九韶的冷屁股。秦九韶这种眼高于顶的人,根本就不会搭理她爹这种庸材。

“爹你不必理他,秦老头就是被人捧习惯了的,你骂骂他,他就爱说话了。”

“这成何体统。”

“女儿上衙去了。”

江荻喝完了一碗汤,将官帽往头上一戴,往外走去。

“对了,爹也别太在意我这些闲话,秦九韶分析的政务从来都是错的……”

“错的?”江春犹坐在那喃喃不已,“我觉得秦公说得很对啊……”

……

之前宋廷只派了个礼部郎中来见李瑕,因为朝廷讲究尊卑礼数。

忽必烈就不一样,直接派了赵良弼这样的重臣。

可见蒙古人实在,在西域吃了亏,又抽不出手来报复,马上就派出使节,这就是“畏威而不怀德”,不觉得太过重视李瑕会显得丢脸,不讲那些虚的。

开口只谈利益。

“给出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的岁币,交出在六盘山称汗的蒙古叛徒昔里吉,归还九斿白纛与蒙哥汗玉玺。只要答应这些条件,大元皇帝陛下愿意封你为安西王,从此不再兴兵讨伐……”

赵良弼才到李瑕面前,很快就提出了蒙元方面的条件。

他是个女真人,本姓“术要甲”,音讹为“赵家”,因此以赵为姓,曾是金国进士,才学不俗,甚为忽必烈倚重。

听了这要求,李瑕并不表态,出面说话的是吴泽。

“可笑,我王如今已攻克兴庆府。大军收复河套、攻入燕京,指日可待。岂会接受如此和约?!至于安西王?更是可笑,何妨告诉你,我王已万事俱备,将即天子之位。”

赵良弼不惊反喜,竟是抖了抖袖子,上前一步,向李瑕道:“既如此,只需答应我方之条件,到时大元皇帝陛下或可承认你之帝位,并许配公主……”

江春作为长安知府,也在接待使节的队伍里,此时正站在大堂中。

他听着这些,联想着今晨与女儿的对话,心里分析着局势。

赵良弼的条件一开始听着十分荒谬,但仔细一想,其实对双方都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