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颜面扫地(第2/3页)

突然又听到有官员求见,他本能的是抗拒。

但身边的宦官提醒他,陈宜中是贾平章的人,赵禥还是召其上前相见。

“陛下!臣恭喜陛下,捷报!捷报……”

陈宜中行了礼,整个人都在颤抖。

他知道自己是在拿前途作一场豪赌,赌情报的准确性、赌自己押对了贾似道的心思。

但不赌不行了,循规蹈矩地升官太慢了,不足以尽快掌权挽救社稷。

这一刻,陈宜中又恢复了当年伏阙上书时的大胆。

“好消息啊,陛下慧眼如炬,托边事于秦王,今捷报传来,秦王大败元军于潼关……平章公不必出征了。”

赵禥听着,呆若木鸡,心里只觉好生失望。

他真的,巴不得李瑕死掉。

前阵子刚得知李瑕的死讯,他还通宵达旦地痛饮庆祝了一番。

还好消息?

好消息个屁。

“陛下!臣请治贾似道谎报军情之罪!”

也没注意看是谁这般喊了一句,码头上如同炸了锅一般。

赵禥早已习以为常了,只顾傻傻地望着钱塘江,心想,现在把师相召回来,一定会很丢脸吧……

……

这日,满朝文武都说不出自己是什么心情。

兴师动众的一场壮行,到头来却悻悻而归,当着全临安城的面,上演了一出何谓庸碌、愚蠢。

秦王治下早已不受朝廷控制,连一封消息都不能确认。朝廷要知道长安情况还得通过元军,像是个被蒙着眼的傻子。

灰头土脸。

宫城中和各个衙门里,不少官员都透出了沮丧之色。

“难得诸公与贾似道达成共识收回川蜀,没想到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本以为朝廷能除掉一个叛逆……”

反而此事中颜面扫地的贾似道,在回到枢密院之后,已顾不得此事带来的丢脸心情。

他召过陈宜中,道:“今日你做的很好。”

“宜中受恩相提拔,做些份内之事。”

“看看这封信吧。”

陈宜中上前,双手接过,心想李瑕没死的消息自己既已听信使说过,却不知吕文焕还能说出什么坏消息。

目光一扫,“西域”二字映入眼帘,只觉远不可及……

“意想不到啊。”贾似道叹息了一声。

陈宜中压不住眼中的震惊,道:“所以元廷真的忌惮李瑕到了这个地步……如果没有我们一起攻打川蜀,董文炳没有信心能赢得了李瑕?”

“李瑕已守住关中一次。”

“学生本以为那是蒙古内乱,他侥幸……”

“天下的形势变了。”贾似道轻声道,“他不是侥幸,他已做成三分之一。”

随着这句话,他回想起了当年劝李瑕助他行公田法的情形。

当时李瑕说他贾似道的路走不通,他则认为李瑕连路都没有。

然而这才短短几年,那个年轻人居然真的要趟出一条路了?

就像是一粒种子掉到了岩石的裂缝里,没有土壤和水源,本以为不可能发出芽来,它却长成了参天大树。

“经此一事,他站稳了脚跟……就像当年的宋、辽、金。”

“平章公,李瑕毕竟还是宋臣。”

“不,他的实力已可与宋、元一概而论……”

贾似道没有再与陈宜中多说,有些事,只有他这种最敏锐的人能感觉到。

李瑕西域一行,使其四面受敌的处境得到了改变,其国力必然是增强了;元廷也必然是被削弱了。

现在,朝廷真的不能再将李瑕视为将叛未叛的藩镇了,而该平视他,视为一国。

这便是贾似道所言的“新的天下格局”。

……

一直思考到深夜,贾似道写了一封信,招来心腹。

“且饶过董文炳一命,不必派人去杀他了。这封信送过去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