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马车(第2/3页)

再说了,人家万一担心他行刺……

“俞道长也来吧。”

“大帅,这人是刺客……”

“无妨。”

俞德宸转头看了还走在官道上的师兄弟们一眼,不情不愿地上了马车,一坐下,只觉真是舒服。

李瑕扫了他一眼,问道:“坐上我的马车,比赶路轻松?”

俞德宸自觉愧对师兄弟,一时不知如何应。

孙德彧却已笑道:“大帅说话,好有机锋。”

他今年已十七岁,长相偏小,个子也小,眼神里却颇有些机灵劲。

“那就不绕弯子。”李瑕道:“谈谈我对重阳观的安排,今日你们与我所谈,我希望让全真教上我这辆马车,但必然只有一部分人能上,你可明白?”

孙德彧隐隐感到一股杀伐气扑面而来,吓得脸都有些白,应道:“贫道……小道当然是很喜欢坐马车的。”

俞德宸微微一愣,再回想到先前与孙德彧的交谈,才发现这位小师弟怕是早有这“坐马车”的意向。

孙德彧又道:“不过,小道只是一小小弟子,可做不了师伯师叔们的主”

“不需要你师伯师叔们。”

“啊,这……”

“当年还是你告诉我丘处机龙马相会之事,之后免除了道士的一切赋税差役。这些年,大量平民加入全真教,从而免除了他们的苛捐杂税。”

孙德彧忙道:“小道也是贫苦出身,自幼孤苦伶仃,正是因此才活下来……哦,师兄也是。”

“这也是我为何与你们谈。”李瑕道:“全真教确实安抚了大批平民,同时也广发度牒,大建宫观,教门四辟,道侣云集,兴盛三十余年。”

他很明白,在当世,全真教犹有极大的影响力,北地下到平民百姓、上到文人官吏都信服全真教,甚至一些寺庙也挂起其旗号。

这是一个庞然大物,若真敢立刻毁全真教,关中民心也就毁了一半。

“但,你们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盛极而衰,自古皆然。”

孙德彧道:“师父说上次的佛道辩论我们输了,那小道觉得,帮忙大宋安抚百姓也是很好的,祁师伯也是想与郝真人好好地谈……”

“不必与我说祁志诚。”李瑕道:“他那一辈人经历过全真教最鼎盛之时,我给他们多少,都不会满足,故而我不会见他们。”

俞德宸道:“大帅入镇关中,若是不敬道……”

“哪怕我把重阳宫连根拔起,也不至于关中民心动荡。别忘了,我只是大宋阃帅,而我大宋天子素来敬道,南渡以来,四代君王崇奉茅山宗、优礼天师。那对于关中百姓而言,全真教与正一教,有多大区别?”

俞德宸一愣,额上已有冷汗。

其实这事很复杂,李瑕不可能真将全真教连根拔起,别的不说,仅终南山上就有道士一万余人。

稍有不慎,真是会引起动荡。

吓唬他而已。

换作祁志诚当面,不会这般轻易被吓唬住,但此时车厢里两个小道士已是脸色剧变。

“我要的很简单。”李瑕道:“重阳观道士须为我做事,但不会有特权与优待,往后普通人纳多少赋税便纳多少,一视同仁,明白了?”

俞德宸、孙德彧都点了点头,以示听得明白。

他们觉得李瑕的要求并不高,但又不明白这“一视同仁”对在关中的全真教代表的是什么。

李瑕对他们的态度颇为满意,点了点头。

宗教之事他并不太爱管,更多还是教给郝修阳去办。

鉴于郝修阳年岁已高,李瑕也需要及早亲自培养一些人,以免日后出现失控的情况。

“你们确实能安稳世情,也多通杂学。基于这两点,我打算将重阳观的道士们分两个派别。”

“两派?像长春真人将全真教分为八个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