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得陇望蜀(第3/3页)

他摁住陆秀夫的肩,蹲下身,这才问道:“来了?”

“来了!”搂虎很激动。

“多少人?”

“还不知,先头是两个千人队的先锋。”

“传令下去,所有人噤声,把饼都挂脖子上,动作快……我到山顶去看看。”

“大帅,给,望筒……”

……

一杆“汪”字大旗徐徐出现在山道上。

汪良臣策马而行,正闭着眼在马背上小憩。

他刚刚击败了六盘山的蒙古精锐,威震北地,举止投足间不免带着些傲然之态。

这并非刻意的傲,而是一场大胜赋予他的威严。

心头想了很多。

以往,汪家并不算得陛下信任,二兄是蒙哥汗之爱将。

算是一战奠定了汪家在新朝的地位。

这是实利。

实利有了,才会想要美名……也有。

在临洮破敌,倒让人时常想到家乡附近时常传唱的那首歌谣。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哥舒翰是安西人,西突厥人;汪家祖上是沙陀人。

相同的是,都为中原王朝平定了胡寇。

可谓是一朝扬名。

平生若还有甚耻辱,便是失了汉中一事了。

旁人或许都忘了,汉中是在汪良臣手上丢的,唯独他自己忘不掉。

当时蒙哥汗死,李瑕牵制蒙古主力于利州,张珏突袭汉中……之后,他耻辱地退回了陇西。

如今一战克敌,合该是雪洗耻辱之时!

直捣汉中,杀李瑕以祭二哥,立不世之功业……

……

“看旗号……是汪家?”

陆秀夫正趴在山顶,放下手中的望筒,凑在李瑕耳边,压着声音问道。

“嗯。”

“为何会是汪家?”

李瑕没有回答,他趴在那,通过望筒已看到了一面旗帜。

“汪良臣。”

再回想着林子的情报,已能回溯出事情的大概脉络。

汪清臣领五千骑兵从渭河河谷支援长安城,被堵截了道路,于是回报汪良臣。

汪良臣推算出汉中兵力不足,提兵入祁山道奇袭。

诱敌这件事,很难把握一个火候。

比如,李瑕若给刘黑马一个必须走祁山道打汉中的理由,吃过亏了的刘黑马也许会在心里犯嘀咕。

而有时,恰恰是没有一个必须的理由,对方才觉得这是突然发现的机会。

因此,李瑕把所有的障眼法都给刘家看,从不去联络汪家。于是在汪良臣眼里,反而会自以为是“旁观者清”,才能果断出击。

这亦是赌。

人心难以把握,但人心总是有特点。

不是每个人都贪婪,但世上总有贪婪之人。

哪怕刘黑马、汪良臣不贪汉中,汪忠臣、汪直臣、汪翰臣、汪佐臣、汪清臣……赌的就是总有人来。

“节帅……”

“别再说话了,你是后勤官,避远点。”

“是。”

已不敢举令旗,李瑕小心翼翼抬手招过传令兵。

“传令下去,放敌人前锋过去。”

“是。”

“高年丰,准备吹哨子。”

“是。”

高年丰连忙把口哨放下来,小心擦了擦手上的汗,生怕不小心给吹响了。

李瑕再次拿起望筒,望向峡谷远处山道。

这一看,竟又是许久许久。

“到底来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