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4页)

文清辞轻轻点头。

皇帝缓缓闭上了眼睛,他继续说:“若在这个时候,有皇子赴边,自然也能够安稳民心。”

一派胡言!

文清辞冷冷地看了对方一眼。

他这话乍一下听着好像没什么问题,可是完全经不起细想。

现在二皇子还是戴罪之身,三皇子的年龄不够。

唯一能去边关的人,只有谢不逢一个。

但凡是稍微了解一些朝堂事务的百姓都知道,谢不逢自三岁起就离开了太殊宫,成了皇帝的弃子。

将他放到北地,完全起不到皇帝想要的作用。

甚至还可能起反作用。

“……是,陛下。”

殿外,刚才被皇帝点到名的人全被带到了这里。

除了朝廷重臣以外,兰妃和慧妃两人也在其中。

两人在回廊上相遇。

有几个宫女小心翼翼地转过身,看了一眼自己背后的慧妃……这位娘娘一向都和兰妃不和,今日二位千万不能在此处闹起来啊。

可没想相遇的那一刻,慧妃却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出言讽刺,或是没规没矩的翻人白眼。

这……她今天怎么像变了个人一样?

宫女们忽然反应过来,不只是表情,今天的慧妃,和她们一贯印象中的形象完全不同。

慧妃南巡的时候,只带了艳色的衣裳,因此今日仍穿着一身水红。

但是她头上却不再配满金玉,而只斜斜的簪了一枝花,再坠了根步摇。

两人相遇的那一刻,慧妃忽然朝着兰妃笑了一下,她淡淡地说:“伴君伴虎,希望兰妃娘娘的运气,能比本宫好些。”

她的语气里没有半分嘲笑与挑衅,而是从未有过的平静。

兰妃似乎也不意外。

她朝慧妃轻轻点头:“承您吉言。”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跟在她们背后的宫女都愣住了,这两位娘娘之间的关系,似乎不应该这样好啊?

但来不及多想,几人便已经加快脚步进了大殿之中。

进门的瞬间,兰妃攥紧了手中的丝帕。

斗了将近二十年,她知道慧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太殊宫里,慧妃的确不算是一个聪明人。

但是她原本的性格,也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张扬、恶劣。

慧妃自然也想和兰妃一样低调、淡然,但是她知道自己的出身,并不允许自己这样做。

所以她索性抛下脸面,给自己争取起了最大的利益。

慧妃自进宫之后,就一直在“装傻”,她常常故意说一些不合时宜,却又无伤大雅的话,并明明白白地暴露着自己的野心。

因为慧妃知道,太殊宫甚至雍都那些自诩“聪明”的人,都是不屑于与一个“花瓶”多计较的。

尤其是当今圣上这种既多疑,又害怕聪明人的皇帝。

有的时候在他面前表现得肆无忌惮一点,反而可以更直接地达成自己的目的。

事实证明,皇帝的确很吃她这一套。

慧妃方才的话,并不是挑衅,而是陈述。

皇帝身体不佳的消息,明面上无人敢提,但是背地里却是人人议论。

就连前阵子被幽禁的她,也有所耳闻。

因此慧妃并不觉得自己会落魄太久,就像她同样不觉得,兰妃的“结局”会比自己好一样。

皇帝的不安,是不会这么容易便消散的。

最近一段时间,就连整日无所事事的三皇子,都变得低调了许多,整天待在房间里不出来。

他尚且如此,那么一直被所皇帝厌恶的谢不逢,又能再过几天安稳的日子呢?

……

文清辞穿书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

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不再刻意区分原主和自己。

知道藏在殷川大运河背后的故事,以及原主也对皇帝怀有杀心后,文清辞便对这位九五之尊生出了浓浓的厌恶。

他与皇帝说话的时候,不由分了好几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