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2/5页)

盛兴安微微颌首。

江元逸在京兆府已经招了,江家的“江芽”的那个户籍就是他。

刘氏简直气不打一处来,这假夭折实销户就老老实实的销好了,江家还非要来报丧,害得自己白白花了二十两银子,江家这是想银子想疯了?!

“这江家人果然不要脸!”刘氏愤愤不平,“郡主还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摊上这样一户人家!”

盛兮颜不再言语,任由他们自己去想象。

这个世上从来都没有江芽这个人,“江芽”就是江元逸,而骄阳是从小养在北疆老王爷膝下的,这就够了。

她的这些解释其实还有不少疑点,偏偏又是真假掺半,反而更加可信。

类似的说法在短短几天内就传遍了京城上下,一传十,十传百。

上至高门贵胄,下至普通百姓,几乎都知道了镇北王府的静乐郡主当年生的其实是一个女儿。

因为皇帝想要镇北王府的爵位,就从江家弄了一个奸生子来偷偷调换了,装作是静乐的孩子让静乐的抚养。

本来皇帝是要斩草除根的,所幸老镇北王英明悄悄接到了北疆抚养,楚大姑娘从小就长在北疆,这次楚元辰回来,就把她也一并带了回来。

原来如此!

皇帝对削藩一事,果然预谋已久!

难怪皇帝完全不管楚元辰的功绩,非要让江元逸来袭爵,原来是早就安排好的!让一个没出息的奸生子继承了爵位,皇帝就可以把北疆捏在手里,等到时机一到,就能削藩。

现在楚元辰袭了爵,当然不会再让一个奸生子鸠占鹊巢。

而且,楚大姑娘应该也十二岁了,静乐郡主许是担心女儿在北疆找不到好亲事,这才急匆匆地把人带回了京城。

这么一想,也就全都对上了。

有人暗暗叹息,皇帝还真是没有容人之量。

更是有人同情静乐,好好的王府的郡主,却是忍辱负重十二年。

这些传言不但在京城上下几乎传了遍,就连皇帝也听说了,简直听得一脸的莫名,尤其是这些话还都是有理有据的,要不是皇帝确信自己没干过,怕是也要怀疑是不是自己做的啊。

他真没做过啊!

皇帝简直有苦说不出来。

他又不是疯了,会去让一个奸生子给静乐充当儿子?!

闺女多好,闺女又不能继承爵位!还犯得着他费心去想着怎么把这小儿子养歪吗?这简直就多此一举。

他只得让太后把人宣到宫里来看看,但是,却被静乐一句,“孩子刚来京,人生地不熟”给打发了,这看在外人的眼里,就像是静乐生怕一不留神,皇帝又要把女儿换走了。

皇帝只能憋屈地叮嘱太后多些赏赐,来表示皇家对这个孩子的看重,然后冲着锦衣卫指使挥发脾气:“锦衣卫就是这么办事的吗?任由京城风言风语的。”

陆连修低着头,不敢说什么。

这上到勋贵,下到百姓,全都在传,根本无从管起啊。

“皇上。”萧朔眉眼温润,声音让人如沐春风,“一夜之间,满城风雨,这绝对是有人在背后的推动。镇北王府在等着您出手呢。”

“用雷霆手段把传言压下去并不难,可这岂不是就默认了,您就是为了削藩,蓄意混淆镇北王府血脉吗?”

萧朔说得不疾不徐,又是有理有据,皇帝闻言默默地点了点头。

陆连修松了一口气,暗道:所幸有萧督主在。

“皇上。”萧朔又直言道,“您在金銮殿上,太心急了。”

陆连修连头都不敢抬,只盼自己从来没听到过这句话。

胆敢直说皇帝“心太急”的怕是只有萧朔了。

皇帝叹了口气:“阿朔,你说对了。是朕太急了。”

萧朔曾经提醒过他,江庭是个无能的废物,别把宝全都押在江庭的身上,可是,他太过急切,就想着一举定输赢,结果弄到现在这般不上不下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