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慈善事业之当下意义(第2/3页)

而仅仅像从前一样依靠民政部门,在当下之中国,已力有不逮,实难顾及社会种种贫富悬殊的细节。一切的保险机制,也实难做到像中国从前农村对“五保户”那样的心理抚慰加实际照顾的关怀。须知,在中国,在当下,一切保险机制首先服务于的——是有能力保险的人们。而根本无能力实行自我保险的中国人,人人皆知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既是世界上保险机制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慈善事业最为周到的国家之一的原因。

据我所知,仅纽约一市,便有一百多家各种性质的慈善机构。全美有一千多家。慈善金额近七千亿美元。约半数是政府拨款,由慈善机构支配于助济行为。另半数为公司及民众捐款。

一个国家的政府,一个市的政府官员,若在其财政支出方面,没有将其每年用于慈善事业的款项计划在内并予以公布,在发达国家是匪夷所思的,是不能原谅的政府失职行为。而媒体代急需助济的人们呼吁关心,其实并非是在暗示公众快掏腰包,而是在对许许多多慈善机构广而告之。在这些国家,国家拨用于慈善事业的款项,是最没有什么争议的。

现在,继中华慈善总会的诞生,全中国各大中城市,都已相继成立了慈善协会。

又据我所知,上海的慈善金额,已经在短短的几年里增长到二三亿元。据言上海市原市长黄菊,亲自倡导了“上海慈善一日”。每年同一天,带头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捐款。

而北京,据我所知,目前真正的慈善金额,才仅仅二三百万元。

是否北京的社会细节,比上海更经得起俯身观察呢?

我看未必。

中国已然“入世”,北京曾经承办奥运会,宣称要成为文明之都,文化之都,要承办一次“人文奥运”——那么,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其社会细节方面,就应该经得起世界的俯身观察!

中国之改革开放的成就,确乎是举世公认的。但在这成就的背后,在中国之当下社会的细节处,贫而无助,病而无助,弱而无助的现象,既不但咄咄逼人,有时简直因天灾人祸比比皆是!

因而我想说,慈善事业之在中国,当是一个万岁万万岁的事业。

就说北京吧,仅近两三年,媒体就多次报道过如下之事:老人病倒于路旁,因无人问津而凄惨死去;被送往医院的交通事故罹难者,因无人代交押金而遭拒抢救室门外;儿童和少年患病住进北京的医院,父母却因无力承担医药费而几欲寻短见……

如果北京也像纽约一样,有一百多个,不,哪怕仅仅十几个慈善机构,首都的社会细节,亦足令首都人欣慰矣!

通常情况之下,不是中国人已变得麻木不仁,毫无人道心可言,而是实在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好。

有火情,人们已经知道该做什么了,首先的,起码的做法是打“119”。失窃了人们也知道该做什么了。危病突发已有了急救中心。

倒很少有人明白,面对需要表现人道精神的事情该做什么。

在有些国家,做起来那么的容易,只需往某一个慈善机构挂一次电话就行了。其余之事,都会有人及时赶来做。某些慈善机构的电话,像火警电话一样老幼皆知。它们将这一点,视为荣耀。公众用牢记住它们的电话号码的方式,证明着自己对它们的鼓励。

严重的事情,大抵也首先发生于社会的细节处。

忽略了对社会细节的重视,待严重的事情发生时不知所措,那是很咎由自取的。

慈善事业,正是一种从精神到物质两方面于社会细节处体恤民生的事业。

慈善之光,在社会的细节处,关爱着不幸者的生存。从而使社会不在细节处发生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