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万更(第6/8页)

等他们喝的饱饱的再也喝不进去,整个队伍才姗姗来迟。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久违的喜悦。

他们在不远处把车卸下来,就争先恐后提着水桶过来打水。

因为过来打水的人太多,而水井又只有一口,中间有好几户人家差点发生口角。

探路时拿来的水桶,就是崇文从自家拿来的。等一起过来探路的汉子们喝足水之后,崇文就趁着村里人还没有赶过来,赶紧打满一桶水,这样家里人就能够马上有水喝了。

见到崇文身旁的一整桶水,家里人无一例外眼前一亮,赶紧拿着水瓢过去舀水喝。

木槿也凑上去喝了一通。

她虽然有空间里的水,但最近几日因为家里所有的水都集中在一个水囊里面,木槿怕被人发现自己的秘密,整个白天不曾喝过一口水,只有晚上歇下来时才会悄悄喝水。

所以,她同样渴极了。

待喝完水,每个人脸上都露出满足的表情。

此时,还有许多人围在水井旁边忙着打水。

“刘老三,你家才打过一桶,又过来凑甚热闹。”有人嘟囔道。

他等了许久才轮上,结果才刚打过水的刘老三又挤过来,让人气得牙痒痒。

同样一次都没有打过水的人家跟腔:“俺们都快渴死了,你莫耍赖皮。”

刘老三本就不是脸皮厚的人,见到众人都在挤兑他,讪讪地离开了。

第一次打水是他二儿子过来打的,刘老三抱着侥幸的心思,在二儿子打完水以后,自己又拿起剩余的一个水桶前来打水,没想到被人给发现了。

自从灾年到来,王家村一直处于抱团取暖的状态,开始逃荒以后,这种近似“相依为命”的感觉更进一步,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默契。

当然,这和此时宗族观念重、绝大多数人家同宗也脱不开关系。

譬如今天打水,他们虽然都争先恐后抢着挤着向前,但是打到水的人家,打完之后默契地没有再过去,因为还有许多人一次都没有打上。

此时,所谓的公德心观念还没有开始流行,但木槿觉得已经可以用这个词汇来形容族人们了。

等所有人都把水桶打满,太阳都下了山。

王宝山给牛喂了整整一桶水,崇武见到这么快就喝完了水,又过去拎过来一桶。

见到王宝山不再喂水,崇武还纳闷:“爹,你咋不多喂一点?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在崇武眼里,自然喂的越多越好。

这也不怪他,以前喂牛的活计大都是王宝山自己来,偶尔周氏也会做,崇武很少沾手。

王宝山对儿子解释说:“傻孩子,牛同人一样,每天就是喝那么多水,人喝多水肚子疼,牛不会说话,但也会疼。”

王宝山有自己朴素的生存哲学,和许多上了年纪的一样,他自己一点一点摸索,自成一套道理。

王宝山解释完,崇武居然很快就明白过来。

队伍里好几个人刚才因为喝水太多,撑得肚子疼,有个人还吐了。

周围看到的人都替那人可惜,因为呕吐在他们看来无疑是在浪费粮食,呕吐的那个人同样为了自己浪费粮食而自责不已。

——

今天,王李氏准备给家里人熬梗米粥喝,她们家只在刚出发那两日曾经熬过粥,后头因为缺水,便再也没有做过。

是时候给家里人补充一点力气了。

所以,今天晚上,每个人碗里都是满满一大碗,其中大半碗都是米。

木槿喝着粥,整个人幸福到冒泡。

出门在外,特别在逃荒过程中,喝点热乎的,再吃得饱饱的,就已经非常幸福,感觉整个人都被温暖所包围着。

今天吃东西之前,木槿还特地洗了把手。

因为缺水的关系,她每天最多用湿巾擦一下手,已经十来天没有洗过手了。

村里人都差不多,在喝饱以后,纷纷去洗手,这倒和他们爱不爱卫生没有关系,而是他们每天赶路时间一久就容易出汗,手心偶尔也会有汗,加上风餐露宿,什么都碰,手上一脏就容易粘,十分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