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5/5页)

进了燕京城,天气虽然寒冷,街头巷尾仍喜气洋洋,铺子前的彩楼上挂着彩带,百姓宅子大门上,早早贴上了桃符,空气中,飘散着屠苏酒的气味。

赵寰首当其中,这些日子有多操劳,从她消瘦的面容就能看出来。见她发自内心的大笑,他们不约而同跟着一起笑。

太平安宁的日子,在战乱多年之后,实在是太难得。

守护着这片安宁的赵寰,更为难得。

几人一起吃茶说话,没多时,张浚他们陆续进了宫,加上姜醉眉赵圆珠赵金姑等人,一起来到大殿。也不拘朝臣男女,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喝酒吃肉。

席散了,留下空荡荡的大殿。赵寰回头看了眼,抬腿往外走去。

周男儿忙递上了风帽,赵寰接过裹在身上,朝她摆了摆手,示意不用跟着。

雪花纷纷扬扬,红墙黄瓦,覆上了银白。天地间万籁俱寂,木屐踩在雪上,沙沙作响,留下一长串脚印。

赵寰出了宫,坐上马车,来到羊角坊。

时辰不早,羊角坊的百姓早就歇息了,到处一片漆黑。

寒寂先前吃酒的时候,问她累不累。

赵寰对他笑眯眯道:“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国师,你来首霜竹如何?”“注”

寒寂拉下脸,起身蹭蹭蹭离开,不搭理她了。

赵寰寂寞如雪。

可惜,他们都不懂啊!

她的本性,就如黄庭坚那样洒脱不羁。

在筵席上,赵圆珠酒盏没离过手,她与赵金姑抵头而谈,两人都不停地抹泪。

姜醉眉也好似吃多了酒,与郑氏一起,指着赵金姑她们笑说什么,笑着笑着,她也泪流了一脸。

羊角坊巷子口,先前赵寰让周男儿挂着的那盏灯笼不见了。

如今挂在那里的,是一盏简陋便宜的小灯笼。为了省灯油,灯芯剪得极细,只发出微弱的一线光。

赵寰的酒意上涌,眼睛逐渐湿润。

她挂起了盏灯,她们接着挂了下去,给黑暗中的风雪夜归人,带来一线光明。

她就是再累,也甘之若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