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第2/4页)

嬴政十分平静说道:“你此次战功卓越,这些年又多方累积,是以朕与众臣商议之后便决定把你的爵位提一提。”

菟裘鸠这才明白,忍不住瞪大双眼:“那……这是……让我选封地吗?”

爵位到达一定程度是有封地的,当然只是能享受那里的税收,封地治理跟他没关系。

可就算如此拥有封地也至少是彻侯才有资格,哪怕是关内侯都只是有食邑而已。

所谓食邑就是赏赐给你多少户,这些户的黔首交纳的税都是你的,但也只是农税而已,而封地则不一样,封地是这片地盘上的税都归你,无论农税还是商税或者其他税。

彻侯……那就是现在最高级别的爵位啊。

如今大秦还活着的彻侯只有一位,那就是王翦。

菟裘鸠搓搓手小声说道:“这……臣之功勋无法与王翦老将军相提并论,更何况此次西征,功劳最大当属华璋,我也……没做什么。”

这个封地他拿着的确有些心虚,西征他做了很多事情,但后勤这种东西一般都不怎么起眼,大家真正看的还是能征善战的将领。

嬴华璋就是那个将领,五个国家都是他打下来的,菟裘鸠唯一做的就是占据了还不是国家的于阗顺便把张良给抓了起来。

嬴政摆摆手:“朕已经说了,此前功劳也算在期内,不必多言,选一个吧。”

菟裘鸠自从打下楚国封为左庶长之后,爵位就一直没有动过,这些年他的功劳虽然没有那么耀眼,但也的确不能忽略。

他弄出来的那些东西好不好用?云中郡是不是在他的手里焕发新生?夏郡现在虽然算不上多强,但税收一年比一年多,如果不是人口数量拖累,已经足够评为上郡。

除此之外,还有科举制度,这才是真正利国利民的良策,如果说军功爵制度能够让大秦统一天下,那么科举制度就是能让大秦国祚绵延的存在。

还有即将推行的国学制度,这是在为大秦选拔人才的基础,有这些人才能保证朝廷不会太过腐朽。

这一桩桩一件件难道不要奖励吗?

只是之前嬴政一直都在压着,很简单,这些事情分着奖励的话,每一样可能也就是不痛不痒的给点金钱奖励,了不起升一级爵位。

到了菟裘鸠这个程度,爵位想要更进一步就变得很难。

可那一级爵位有什么用?是以他直接把所有的奖励都给按了下来。

户部那边乐得不用出钱,而嬴政则早就做好了安抚菟裘鸠的准备。

结果谁能想到这傻孩子似乎压根就没想过这些,遇到事情需要解决了,他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就直接拿出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似乎他的目的就是解决眼前的问题,压根就没想什么。

嬴政一边觉得无奈,一边又算得清清楚楚,不肯亏待了他。

菟裘鸠在他眼里跟自家孩子也没什么两样,甚至比他那些儿子还要省心许多。

这一次趁着大捷,嬴政这才提出了这件事情。

他没让菟裘鸠参与进来,怕的就是这孩子不在意,万一有人反对他可能就顺着反对的人推辞了。

反对者肯定有,然而当菟裘鸠做的事情都摆在面前之后,大家这才恍然意识到原来他做了这么多。

皇帝有理有据,再加上嬴政也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不太重要的事情他会让下面的人随便去商量,但他觉得必须要做的事情,那真的是谁都别想轻易改变他的想法。

这世界上也就两个人还能劝得动他,第一个是李斯,第二个是李斯的义子菟裘鸠。

他坚持,那么其他人也只能等着皇帝下令了。

菟裘鸠也一样,嬴政坚持要让他选封地,他推辞两句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

这也是优待,谁家封地是自己选的啊,都是皇帝跟丞相等人商量好了直接一锤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