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 轮回(第2/2页)

到了西汉,一度成为匈奴人的后花园。

看着莽莽苍苍的绿色海洋,杨峥忽然感觉自己找到了归宿。

这是游历天下数年都不曾有过的感觉。

大兴虽好,但太过嘈杂,是非也多,远没有此地无拘无束。

“就在这里吧。”杨峥无比平静道。

周围的扈从似乎没听懂。

“结营,朕今后就住在此地。”

守护好黄土高原,实际上就是守住了大秦、乃至华夏的基本盘。

只要此地气候、环境不恶劣,那么关中就永远是天府之国。

杨旭听闻杨峥回到无定河畔,亲自前来接驾,“儿臣还有很多事要请教……父皇怎可弃儿臣?”

杨峥哈哈大笑,住在这里,人的心胸也为之宽广,“行了,这天下你治理的不错,我没看错人,就让我这把老骨头为华夏再站最后一班岗。”

杨旭无可奈何,只得下令营建行宫。

一向高傲的嵇康风尘仆仆的赶来亲自督办,准备连陵寝给一起建了。

前几年杨峥还拒绝建造陵寝,所以没什么准备,但这些年想开了,陵寝还是要建的,毕竟要给子孙后代一个拜祭的地方。

也不用什么珍贵的陪葬品,多是兵器,石碑,各种竹简,黄金白银一概不得下葬,免得将来被摸金校尉们惦记。

“陛下之功业,远超两汉,大秦国祚至少八百年!”嵇康张嘴就来。

历史上的确有八百年的王朝。

周朝就是如此,但那种半死不活的衰样,不要也罢。

行郡县制之后,根本不可能五百年以上的王朝。

嵇康搞搞艺术还行,谈论这些就是门外汉了,不过能得到这位大名士的肯定,杨峥还是颇为欣慰的。

“英雄造盛世,盛世生庸吏,庸吏生乱世,乱世出英雄。如此循环往复而已!”杨峥把后世的一句话拿了出来。

当然,一个王朝灭亡的原因是多重的,庸吏只是表面现象,有很多深层次的东西。

很多东西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根本无解。

这是历史的轮回,也是人心的轮回。

嵇康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良久之后长叹一声,“陛下洞悉古今,臣不及也!”

杨峥笑道:“至少我们现在可以经历一个盛世,让华夏能获得喘息之机,王朝可能会衰亡,但我们华夏文明却不会!”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