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高原(第2/2页)

一旁的索靖也有受不了,咳嗽两声,拱手道:“大秦……虽强,但经营高原如此广袤之地……似乎略有不支。”

鲁芝现在处于半隐退状态,在家抱孙子,颐养天年。

所以主和派的重任就落到了索靖头上。

中原尚有这么多未开发之地,要跑去经营高原,在他们眼中无异于舍本求末了。

而且高原上还有个象雄王朝。

这才是高原文明真正的根,据说有一万八千年的历史,在华夏史书中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代,也就是公元前七百多年。

在很长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处在部落联盟制。

到现在也不过是分封奴隶制,至于战力,历史上吐蕃一万人就击败了象雄十万大军。

大秦崛起后,他们也数次进贡,两边关系还算不错,象雄也没有后来吐蕃那么强的进攻性。

高原上的贵人用的丝绸、茶叶,都是从蜀中送过去的。

“有些事情,朕不能不做,大秦不能不做。”杨峥决心已定,“朕不是要占领整个高原,而是如西域一般,控制形胜之地,交通咽喉。”

扩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其实秦汉统治中原也是如此,沿着黄河、长江线性发展,然后顺着支流向内地发展。

把地方先占住,然后建造城池,迁徙百信,站稳脚之后,扩张影响力,输出文化,吸引人口……

没必要什么事都提着刀子去办,弄得血淋淋的。

以前大秦是光脚的,现在大秦穿上了鞋,要讲究吃相和脸面,这些年的国策也是如此,能不动刀就尽量不动刀。

大秦不占领高原,自然会有其他人占领……两三百年后,气候温暖,华夏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听杨峥这么说,索靖松了口气,“若是如此,大秦国力勉强可以支撑。”

杨峥压根就没想一口吃下这么大的地盘,而是将其列入大秦的百年大计之中,需要数代去推行,自己这一代只是打个基础,未来还会在高原上封国。

卫瓘和索靖都点头了,此事就没多少阻力。

杨峥身为大秦君主自然知道谁是本谁是末。

尽管这些年到处迁徙,但辽东、南疆、西地加起来,也不过一百万左右。

对两千多万的中原来说,并不算多。

雍凉稳定的时间比较长,羌氐已经到了第三代,人口众多,本质上他们跟汉人已经没多少区别了,连原本的语言和习俗都忘记了。

精神上比传统汉人更像是秦人,对秦人的身份极度自豪。

关中的良家子奔赴西域,这些羌氐子弟,也该冲上高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