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心思(第2/2页)

别人不知冯琦底细,杜预却是一清二楚。

到了他这个级别,天下什么事能逃过他的耳目?

宣义司和镇抚司都对他敞开的,杨峥也从没把杜预当外人。

“子曰:观其言察其行。此人可不可信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个聪明人,所作所为正好附和大秦的利益,嚈哒立国,能在西地插上一根钉子,将奄蔡、萨珊等国与大秦隔开,成为一块中间之地,而且嚈哒若无大秦支持,难以在此地站稳脚跟。”

杜预的分析让众人纷纷点头。

李特道:“得利的是嚈哒人,为何冯琦要在其中穿针引线?”

“奇货可居,最大的利益还能超过控制一个国家?他们选的地方,正好是东西商路的咽喉之地!”

四人纷纷摇头,没想到一个商贾居然有如此之多的心思,令人眼花缭乱。

“若非此人,攻取河中至少要延后五年,有嚈哒人为爪牙,一则可减少大秦将士伤亡,二则可抵御萨珊人的反攻。”杜预望着沙盘道。

“既然要进攻河中,当知会夏王,约定时辰,一同进攻。”文鸯初来乍到,不知道安西都护府与夏国的微妙关系。

严格老说,文鸯还算是杨毅四兄弟的师父,当年四人同在文鸯麾下。

杨峥派文鸯领兵来援,一方面是他骁勇无敌,另一方面则是缓和杨毅与杜预之间的矛盾。

当然,杜预不认为这是矛盾,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秦的稳定。

夏国实力已经如此雄厚,如果再掺和进河中,只怕西域再无人能制。

一个不弱于当年贵霜帝国的大势力成型。

加上杨毅的皇子身份,只怕西域诸国也会主动站在他的羽翼之下。

文鸯是夏王的师父,而杜预却是太子的岳父……

“兵贵神速,此次就不劳夏王殿下了,兴秦郡加上嚈哒,足以横扫河中!”杜预沉声道。

杨毅和杜预若联手,其实早就有了攻取河中的实力。

堂中气氛诡异起来。

文鸯在朝堂上混了这么多年,政治嗅觉也早就培养出来了,“都护所言甚是。”

“传令全军,三日之后出兵,攻取河中,文将军为前锋!”

“唯!”有仗打,文鸯立刻来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