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医(第2/2页)

其实当年汉武帝亦有此心,可惜所托非人,派自己的大舅子贰师将军李广利去征伐,可惜这一代的大舅子不如上一代的小舅子卫青,损兵折将,战绩平平,恰逢匈奴战乱又起,大宛非常识相的立亲汉派大臣昧蔡为王,又主动献上汗血宝马,才免了一场灭国之灾。

“西域之事无需多虑,杜元凯天下奇才,马循、田章熊虎之将,必会挫败群敌!”杨峥自信道。

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

大秦在西域还有几个坚定的狗腿子,于阗、楼兰、疏勒等等,北有杨毅的夏国,东有高昌、敦煌支持,各国内部还有大量的宣义使、锦衣卫,大秦在西域依旧是巨无霸的存在。

立金兰国之事畅通无阻。

以老九杨昱为金兰王,率一千青营子弟,两千将士连同他们的家眷一万多人南下。

杨昱算是几个儿子中最老实的一个,为人低调。

跟他的母亲姜阿怜一样,因此部众多有羌裔秦人。

不过低调归低调,从青营出来,文武双全是基本要求,杨峥看重的就是他的性格。

太狂太跳的儿子,反而不太适合封出去。

说不定哪天头脑一热,提着刀就杀回来了……

杨峥还配备了一百多名医学士随同南下,集中攻克疟疾。

疟疾的确棘手,但不是绝症,先秦时代便已经有人在研究,《黄帝内经》中早有详细记载,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明确记载了植物常山有治疟的功效。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也多有治疗的方子。

要经营南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瘴疾,不求完全治愈,只要能缓解、预防,就能大大提升大秦对当地的掌控。

“只要你们解决此恶疾,朕以侯爵赏之!”杨峥一拍大腿道。

医学士们睁大了眼睛,仿佛不敢相信一般。

也难怪他们这种表情。

秦汉力行军功封侯,现在治病也能封侯,想也不敢想。

但杨峥觉得,医疗水平提高,能大大提高秦人的健康,身体健康,不仅种田更有力气了,连出去砍人都有劲……

历朝历代,死在疾病上的人,远大于战场。

一场瘟疫,有可能灭了一个族群。

汉末的大瘟疫,一直到今天,还是时常露出獠牙。

从这个角度上看,这些医学士也是战士,只不过他们的敌人,是疾病,所以给他们封侯性价比强过战场上厮杀的猛将。

“怎么,尔等不愿封侯?”杨峥戏谑道。

众人一震,旋即眼神中爆发出狂喜,“臣等必攻克瘴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