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三章 裁冗(第2/2页)

杜预的奏章详细到校尉、宣义令们的住宅都有讲究。

这方面,杜预是专业人士,以杨峥的水平挑不出任何问题,十万余精锐中军,加上地方上的府兵,足够对付四面八方的敌人了。

杨峥也一直走精兵路线,晋、吴被灭之后,已经没有大规模国战了,放眼周边,能与大秦匹敌者少之又少。

“甚好,此策交由兵部商议后立即执行。”

杜预的尚书令比较称职,卫瓘当了这么多年的尚书令,也该挪挪位子了。

一个人固定在一个位置,不是什么好事。

以前在朝中卫瓘一家独大,门生故旧太多,这种局面继续下去当然不对,现在杜预来了,问题就迎刃而解。

三省六部,除了尚书省,还有中书省,卫瓘当中书令。

半个月后,杜预就把事情办的差不多了。

九万退役将士,愿去关东者近七万。

宣义掾的身份太有诱惑力了,他们为大秦戎马一生,即便退役了,也希望继续为大秦发光发热。

杨峥在大兴城外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

一如既往的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气氛异常热烈。

杨峥带着杨旭穿梭在将士之间,望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羌人、賨人、胡人、汉人……

很多人身上都有老伤,脸上带着疲色,想着他们终于能歇一歇,过上好日子,心中甚是高兴,“尔等虽退役,却仍是朕的将士!”

一句话,就让周围的老卒们热泪盈眶。

“此生能追随陛下,死而无憾!”

“只需陛下一句话,属下定提刀上阵,为陛下杀贼!”

“生是大秦人,死是大秦鬼!”

……

负心多是读书人,仗义每多屠狗辈。

跟他们在一起,不需要那么多的心思,而他们也是最容易满足的人,一块田,一碗饭,一句话,就会死心塌地的向前冲!

“哈哈,有志气,到了关东别丢我大秦的脸,别丢朕的脸!”杨峥端起酒碗。

霎时间,无数只手举起,无数道目光汇集而来,“干了!”

一场场战火凝聚起来的感情经得起考验。

只不过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哭声越来越大,很多老卒泣不成声,杨峥带着杨旭一一安慰。

第二日又亲自为他们送行。

不过杨峥走到哪里,哪里就跪倒一片。

杜预没有说错,他们对大秦忠心耿耿,分散到关东,能让大秦的魂魄到处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