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水落(第2/2页)

品行和才能都是当世楷模。

现在呢?

为了权势,不断与司马氏妥协,不断腐化。

司马昭弑君时,全都默不作声,只有一个陈泰不想妥协,却架不住子侄们的一再央求。

至于荀氏,早早投入司马家的怀抱中,西晋的江山,四分是司马家的,三分是王家的,二分是荀家的,剩下的一分被其他士族平分……

荀顗、荀勖为司马家出了不少坏点子。

没有颍川士族的首肯,司马家会一步一步篡夺了曹魏大权吗?

尤其是荀氏与王氏,是天下士族中与司马家最紧密的两群。

“人心不足蛇吞象!”杨峥摇摇叹息。

他们一直在跟大秦暗中较劲,宁愿投钟会,也不会归降大秦,最后迫于实势,不得不降,却并不心服。

杨峥其实已经放过他们了,没想到他们不放过自己,硬是要往刀口上撞。

“颍川士族不能像魏晋一样盘踞朝堂,不甘心被均田制削弱,自然要想些其他办法。”卫瓘也是一阵叹息。

当年的荀彧、陈群、郭嘉、钟繇等人缔造了一个时代。

而他们的子孙却一代不如一代,看不清形势,走到了大秦的对立面。

“太子,你觉得如何处置他们?”

颍川士族盘踞中原多年,树大根深,说好办也好办,说不好办也不好办。

“儿臣觉得,夷灭三族太过了,颍川诸族盘根错节,必会牵连甚广,当诛其首恶,余者流放于西域、河湟、南中诸郡,以彰显大秦恩德!”

这时代很多人宁愿杀头也不愿流放。

杨旭的办法也差不多把颍川士族连根拔起了。

“伯玉以为如何?”杨峥原本想夷三族,以震慑天下豪强。

不过现在的大秦也不需要用颍川士族的人头立威。

“颍川士族几十年人望,若夷其三族,天下人必怜之,臣以为太子之法颇合事宜。”卫瓘倒是赞同太子的办法。

杨峥点点头,天下一统,能少杀就少杀吧。

也算给杨家积些阴德。

汉末以来死的人够多了。

“那么此案就交给伯玉秉公办理。”杨峥笑道。

卫瓘和杨旭同时一愣。

“臣领命。”卫瓘拱手而退。

杨旭不解,“父皇为何要让卫令君处理此事?”

杨峥望着他,“伯玉当年在洛阳官至尚书,与中原士族颇有渊源,大秦一统天下,你可知谁的势力膨胀的最快?”

杨旭恍然大悟。

“治国不能只看忠诚,任何势力膨胀太快都是危险的,现在提醒一下,避免将来失控,大家都难办。”

聚集在卫瓘旗下的人越来越多,这绝不是什么好事。

卫瓘本身也是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