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功(第2/2页)

杜预挥手打断,“王刺史率大军顺流而下,突破夏口、武昌、柴桑,攻破濡须洲,断钟会之后,引诱钟毅出战,千里迢迢,尔等些许小功安能与王刺史相提并论?”

王濬敢突破重兵封锁的长江,这份胆气和决断就已经是此战最亮眼的存在。

若非他打破僵局,秦吴只怕还在对峙当中。

这个时代一座城手上一年半载再寻常不过了。

杨旭道:“杜公所言甚是,王刺史当居首功,周将军果断出击,拿下建业,可居其次。”

杜预是周旨的上司,杨旭是大秦太子,这两位说话了,周旨也就无话可说了。

次功也不小了。

关键周旨年纪不大,以后还有机会,而王濬头发都灰了……

“谢殿下,谢都督。”三将向两人拱手。

杨旭温声道:“大秦有诸位忠勇将士,诚为天下之幸。”

“此生能为大秦奋战,亦是我等之大幸!”周旨心花怒放,能得太子赞扬,入了太子的眼,还愁以后没有机会?

王濬亦拱手,“只恨臣未能早遇陛下、殿下,为大秦效力。”

两边算是皆大欢喜。

退下之后,周旨自然免不了拜见杜预。

“定要安抚将士,不可闹出事端。”

“属下知晓!”周旨恭恭敬敬。

杜预微微一笑,“周将军年纪轻轻,前途无量,然树大招风,不可太露锋芒。”

此次闹出争功事端,最主要是因为王濬锋芒太甚,有些目中无人了,周旨是想为杜预出头,所以自然能听懂杜预“树大招风,不可太露锋芒”是什么意思。

杜预不仅是在说周旨,更是在说自己。

杜预的风头俨然超过了卫瓘、张特、庞青等人,在大秦自成一派势力,雍凉本土的豪强隐隐约约向他靠拢,毕竟杜家原本就是关中豪强。

不过这些年杜预一直低调,所以不太引人注目。

“都督与陛下情同手足,何须顾虑这些?依在下之见,即便卫令君、庞侍中加起来,在陛下心目中也没有都督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陛下赏识是陛下英明,但作臣子不知进退,便是取祸之道了。”

杜预身上已经背了一个灭蜀之功,此次灭吴,首功是王濬的,但杜预的大功也少不了。

封无可封,本来就是一件危险之事。

处于时局之中,也会被时局推着向前走。

“此番回朝,某便向陛下请辞,过几年安生日子。”杜预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