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劝降(第2/2页)

对面一阵大骂,接着是一阵稀松的箭雨,懒洋洋的掉在刘珩面前。

刘珩的声音更大,“兄弟们,尔等为司马家陪葬不值当,司马家做了多少恶?想想你们的父母,你们的妻儿,你们若是战死了,他们怎么活?”

这一次,对面忽然沉默起来。

司马家干了什么事,早就被说书人说烂了。

只要有耳朵的人总会听到一些。

但很快就有人大吼,“休听他胡言乱语,陛下乃仁义之君,秦贼暴虐无道,尔等投降,死无葬身之地!”

这边的刘珩直接开骂了,“鼠辈,司马家是怎么得的天下人尽皆知,有种报上名来,爷爷平了邺城,再去杀你全家!”

在后阵的杨峥一阵苦笑,这厮真是缺心眼,别人刚说“暴虐无道”,你他娘的就要杀人全家,不是不打自招吗?

对面似乎有些惧怕,没再出声。

刘珩敲锣打鼓的弄了一阵就退了回来。

此后几天一直这么弄着。

杨峥也没做多大指望,普通士卒没有那么强的是非观,连国家观都没有,只有自己的家人和家乡,这也是为何这个时代士族豪强这么强的原因。

不过到了第四天晚上,晋军就开始有士卒陆陆续续投诚。

一开始是几个人,十几个人一伙儿。

后来就是上百人。

连着三天,有将近一千五百多人投诚。

几十万人的大军,一千五百人或许微不足道。

但这是一个非常好开始。

这些人也带来了晋军的各种内情。

正如杨峥所料,晋军不缺粮食,但缺少冬衣,靠木柴取暖,但晋军的后勤支持不住前线的需求,晋军冻伤冻死的人越来越多。

除此之外,晋军前面的几个营垒兵力布置,将领人选,士气如何等等,都被秦军探知。

现在才刚刚十二月,没到最冷的“三九”。

按这个趋势,晋军未必撑得住。

杨峥令投降的晋军也加入刘珩的锣鼓队中,每天就在阵前敲锣打鼓的闹。

就连吃喝都在晋军众目睽睽之下。

不过当天晚上什么都没发生,以前每晚至少有几十上百人投诚,现在却一个人都没有。

杨峥不免郁闷,难道晋军有了激励士气的办法?

但第二天斥候打探,却发现前营一个人都没有……

晋军收缩兵力后退三里,撤到第二道防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