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庆功(第2/2页)

自己活着,就是在标榜司马炎的武功。

司马炎后悔不已,“归命侯醉了,来人,快快扶下去休息。”

“臣没醉、没醉,但与贾公闾痛饮!”孙皓越闹越不像话,仗着酒劲,扑向贾充。

贾充暗忖自己也没得罪他,为何盯着自己不放?

眼角余光瞥见“睡着”的石苞嘴角上扬,荀勖满眼讥笑之意。

心中又羞又恼。

不过几名官宦上场,将孙皓按住,抬了下去,制止了这一场闹剧。

司马炎的好心情顿时被搅黄,也没了“庆功”的兴趣,挥挥手,宴会结束。

换了衣服,才召石苞、陈骞、贾充、裴秀、荀勖等人议事。

几人相对,又是一阵尴尬。

直到宫女煮好了茶送上,才缓解了不少。

“孙皓虽被擒,然吴国短期内难灭,诸位可有高策?”擒住孙皓之后,司马炎信心高涨,对国事也更加关注起来。

“钟会此贼可恨,当尽早灭之!”一提起老冤家,贾充的羞怒顿时有了转移目标。

荀勖拱手道:“不然,江东外有陆抗,内有钟会、陆凯、孟宗,绝非旬日可灭,历来北兵伐吴,吴中士族豪强上下一心,我等此时伐吴,实则是助钟会收拢大权,若我军不伐吴,则不出数年,吴人与钟会必内讧。”

司马炎点点头。

关键钟会也不是好对付的,当时在濡须城忽然出现,让司马炎吃了一惊。

至今还记得那句:“安世吾侄,别来无恙乎?”

“吴国之强不在孙皓,而在江东士族,陆、朱、张、顾、虞,每家数万部曲,难以猝灭,且我军不习水战。”石苞最开始支持先南后西之策,但转眼又支持荀勖起来。

贾充三角眼在两人脸上飘来飘去,暗骂石苞是墙头草,哪边有风就往哪边倒,而且最近石苞跟颍川士族走的有些近了。

陈骞沉声道:“陛下只顾江东之利,独不见秦贼之害否?”

一句话又让堂内陷入沉默。

这两年被孙皓纠缠,给了秦国最佳的发展期。

其实在伐吴之前,刘弘、唐彬、王濬、诸葛绪等人就不断上表,秦国劝课农桑,编练士卒,收纳漠北诸部,国力大振,此时不伐,只恐他日被其所伐。

司马炎心中顿时升腾起一道道阴云,“我军击秦贼,可有胜算?”

陈骞拱手道:“辽东鲜卑、漠北诸部皆仰赖陛下恩德,愿为前驱,臣麾下有数万幽州突骑,刘、唐、王、诸葛诸太守皆一时良将,训练士卒数年,足可一战,且潼关、武关在手,攻势在我,岂能坐视秦贼壮大?淝水一战,大司马名震天下,可为三军主,臣为侧翼,佯攻并州,一步不成,则不愆三步、四步、五步!一伐不成,不愆三伐、四伐、五伐!陛下与江东犹能并立,却与秦贼不共戴天,愿陛下思之!”

陈骞说的慷慨激昂,感染到司马炎。

道理谁都明白,秦晋不死不休,不是秦灭晋,就是晋灭秦。

“公所言甚是!”司马炎仿佛醍醐灌顶一般。